[發明專利]保留前后交叉韌帶的人工全膝關節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85769.6 | 申請日: | 2012-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7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棟梁;何沛恒;朱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F2/38 | 分類號: | A61F2/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留 前后 交叉 韌帶 人工 膝關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輔助治療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保留前后交叉韌帶的人工全膝關節。
背景技術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重要和結構最復雜的關節之一。隨著人群壽命延長、肥胖、運動創傷和風濕類疾病發病率上升,膝關節的病損率、就診率越來越高。幾乎所有膝關節疾病的終末期,即出現頑固性疼痛、活動障礙、畸形等情況時,都必須通過人工膝關節置換(TKA)手術來解決,TKA可以有效解除疼痛、改善關節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人工膝關節由股骨部件、脛骨部件及聚乙烯襯墊三部分組成,根據假體設計中提供的機械限制程度可以分為非限制性假體、部分限制性假體、高限制性假體和全限制性假體。非限制性全膝假體以單髁假體為代表;部分限制性膝關節假體以后交叉韌帶保留型和后交叉韌帶替代型為代表;高限制性假體以TC3和CCK為代表,主要用于側副韌帶功能不全、伴有較大骨缺損或嚴重畸形的初次置換病例,以及使用非限制性或部分限制性假體初次置換失敗后的翻修手術;全限制性假體以鉸鏈式膝關節為代表,此類假體的鉸鏈設計提供了足夠的機械穩定性,因而可應用于膝關節腫瘤截除術后以及膝關節穩定性喪失的全膝翻修書。目前絕大多數的人工膝關節假體設計均犧牲了前交叉韌帶(ACL)。膝關節的前后交叉韌帶具有協同作用,在維持膝關節各方面的穩定中起制導作用。交叉韌帶尤其ACL發揮重要的本體感覺功能。犧牲ACL的關節可導致股四頭肌力的功能下降和關節穩定性的下降保留后交叉韌帶或前后交叉韌帶均保留的人工膝關節假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感覺保留韌帶的假體更好和更自然;接受雙側不同TKA手術的患者中,患者對雙叉保留型假體一側的膝關節更偏愛和滿意。保留ACL的假體可以使患者主觀上“感覺”更好。雙叉保留型TKA在活動時更多地保留了正常膝關節的一些基本運動學的特點,保留雙叉韌帶的假體在生物力學上更接近于正常人體的膝關節。保留ACL的假體減少了機械限制,從而增加假體的長期壽命。為了保留前交叉韌帶,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有了相關的設計。這些設計的共同點就是由兩個相連接的內側和外側單髁部分組成,大部分都只有全聚乙烯部件而缺乏下方的金屬支撐,因此這些假體的松動、磨損等失敗的機率很高。
保留前后交叉韌帶的人工膝關節假體的研制始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此后在假體和手術工具兩方面至今無突破。脛骨部件設計為兩個相連接的內外側單髁,連接位于前交叉韌帶的前方,后方缺乏相對應的連接,這影響了假體的即時及長期的固定,脛骨平臺基座在脛骨部位的錨定面積小,可能導致假體的早期松動和下沉。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脛骨部位具有更好的穩定性能的人工全膝關節。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保留前后交叉韌帶的人工全膝關節,包括股骨部件和脛骨部件,股骨部件和脛骨部件間設有用于支撐股骨部件的襯墊,脛骨部件包括一塊脛骨平臺截面骨,脛骨平臺截面骨的中部設有脛骨韌帶通道,脛骨平臺截面骨上在脛骨韌帶通道的兩側均設有用于固定襯墊的凹槽,兩凹槽間聯接兩側凹槽的槽壁設有橫桿,脛骨平臺截面骨上平行于橫桿在兩凹槽的前端設有將兩凹槽聯接為一體的脛骨橫梁。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股骨部件上設有交叉韌帶通道及髕骨滑槽,股骨部件上緊貼襯墊的部位為曲面結構,襯墊上與股骨部件緊貼設有與股骨部件上的曲面結構緊貼的凹關節曲面。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脛骨平臺截面骨兩側的凹槽下均設有聯接柄,聯接柄的兩側均設有斜面結構的側翼。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脛骨部件上的脛骨橫梁的一側及襯墊的側面均設置為斜面結構。
進一步作為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改進,襯墊為聚乙烯襯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此人工全膝關節在脛骨平臺截面骨的中部設置了脛骨韌帶通道,可方便前后交叉韌帶通過,從而有效保留前后交叉韌帶的功能,同時兩凹槽槽壁間設置的橫桿及脛骨橫梁有效增大了脛骨部件與其下方部件間的支撐面積,從而使得此人工全膝關節具有更好的穩定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脛骨部件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脛骨部件下方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股骨部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576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線粒體功能提高劑
- 下一篇:基于跨域上下文來對圖像加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