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折疊自行車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85745.0 | 申請日: | 2012-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37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鮑雨梅;胡驍;丁登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K15/00 | 分類號: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張宇娟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疊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自行車技術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折疊自行車。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fā)展,折疊自行車技術逐步成熟起來。但是現有的折疊自行車種類較少,其相關技術自然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間。現有的折疊自行車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多采用鏈條結構設計,鏈條在使用中較易斷裂,造成使用不便;
(2)折疊時間較長,折疊步驟較為繁瑣、不夠方便,自行車結構或者是折疊結構都比較復雜繁瑣;
(3)輔助功能不多,不適合雨雪等惡劣天氣時騎使;
(4)同一型號的自行車所適合的人群不廣泛等。
(5)座椅都沒有靠背,騎行時人都向前傾,騎行時間久易疲勞。
故,針對目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實有必要進行研究,以提供一種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避免造成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自行車,采用腳踏板直接設計在前輪的無鏈條設計,方便使用,且折疊結構簡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折疊自行車,包括前輪、后輪和腳踏板,所述前輪的直徑大于所述后輪的直徑,所述腳踏板安裝在前輪輪轂處,進一步包括前叉、主連接板、前車架豎直桿、轉動套筒、主彎梁、小連接板、伸縮板、把手、座椅和后車架,其中所述主連接板、前車架豎直桿分別與轉動套筒固定連接,伸縮板和主彎梁固定連接,伸縮板和小連接板固定連接;主連接板和伸縮板通過銷軸活動連接,小連接板和座椅之間通過銷軸活動連接;前叉兩端分別與前輪和前車架豎直桿連接,后車架兩端分別與后輪和主彎梁連接,把手設置在上車架豎直桿中上端。
優(yōu)選地,所述折疊自行車的座椅后邊緣處設有可拆卸雨傘的伸縮桿部件,所述伸縮桿部件由至少兩段可伸縮結構和設置在底部的座椅支撐架連接而成,所述伸縮桿部件由座椅支撐架靠雙頭螺桿固定在主彎梁上面,與座椅之間不固定。通過以上設置,可適合多種天氣狀況下使用,天晴時適宜用傘遮陽,雨雪等惡劣天氣時亦可方便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座椅支撐架包裹有緩沖墊。通過設置緩沖墊,增加座椅的彈性,使用者在騎行過程中更舒適。
優(yōu)選地,在所述前車架豎直桿上端設置拎把手。通過設置拎把手,可方便折疊起來后拎住自行車進行搬運。
優(yōu)選地,所述座椅為中間鏤空的靠背式。將座椅設置成中間鏤空的靠背式,可在折疊的時候,直接穿過拎把手靠在把手上與前車架豎直桿進行貼合,減小折疊體積。
優(yōu)選地,所述前叉通過前叉固定件與前輪輪轂軸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主彎梁和后車架焊接固定,主彎梁中間鏤空,插入伸縮板,所述伸縮板上面有兩排螺紋孔,每排螺紋孔有至少2個,所述至少2個螺紋孔都處于同一水平位置;每對螺紋孔中,每個上排螺紋孔都比下排的螺紋孔略靠前一點,上下兩排每對螺紋孔對應一個檔位,下面的一排螺紋孔將主彎梁和伸縮板固定連接,上面一排螺紋孔將伸縮板和小連接板固定連接,主彎梁和伸縮板通過不同檔位的螺紋孔連接來調節(jié)伸縮板與主彎梁之間的相對位置,同時伸縮板與小連接板的連接也改變到相應的螺紋孔,通過對伸縮板的調節(jié),可以調節(jié)整個主彎梁的長度和到腳踏板的位置。通過以上設置,可調節(jié)高度檔位,適用不同身高的人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腳踏板直接設計在前輪的無鏈條設計,方便使用,且折疊結構簡單;
(2)可適合多種天氣狀況下使用,天晴時適宜用傘遮陽,雨雪等惡劣天氣時亦可方便使用;
(3)通過設置緩沖墊,增加座椅的彈性,使用者在騎行過程中更舒適;
(4)通過設置拎把手,可方便折疊起來后拎住自行車進行搬運;
(5)將座椅設置成中間鏤空的靠背式,可在折疊的時候與前車架豎直桿進行貼合,減小折疊體積;
(6)可調節(jié)高度檔位,適用不同身高的人群。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折疊自行車總體外觀結構展開后的正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折疊自行車總體外觀結構折疊后的正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折疊自行車主彎梁及其聯接部件的正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折疊自行車車把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yè)大學,未經浙江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57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由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控制的鋼絲繩繩損預報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效壓板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