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對復雜網絡的混合型聚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5427.4 | 申請日: | 2012-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101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童超;韓軍威;牛建偉;戴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創新實專利事務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長琪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針對 復雜 網絡 混合 型聚類 方法 | ||
1.一種針對復雜網絡的混合型聚類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構建整個網絡的無向圖,統計整個網絡中的所有節點和邊,為每個節點順序編號,設節點總數為N,i為節點的編號,1≤i≤N;標記節點i和節點j之間的邊為eij,1≤i≤N,1≤j≤N,i≠j;
步驟2:初始將網絡中的所有節點劃分到一個社區中;
步驟3:確定網絡中的每條邊eij的連接聚類系數EdgeClusteringCoefficient:
其中,Traid表示是節點i和節點j共同的鄰居節點的個數,srcdeg表示節點i的度,destdeg表示節點j的度,min()表示取較小值;
步驟4:找到當前連接聚類系數值最大的邊,標記為eAB,連接邊eAB的節點為A和B,刪除連接聚類系數值最大的那條邊eAB,判斷節點A和節點B之間是否存在連通的路徑,若不存在,更新網絡中的社區,然后執行下一步驟;若存在,轉步驟3執行;更新網絡中的社區,具體是:標記節點A和節點B在未更新社區前都屬于社區s,s代表網絡中第s個社區,將社區s中能連通節點A的節點劃分到一個社區sA,將社區s中能連通節點B的節點劃分到一個社區sB,然后更新社區的總數k=k+1,將社區sA記為第s個社區,社區sB記為第k個社區;
步驟5:獲取當前網絡中的社區,并確定當前網絡所劃分的社區的模塊性評價指標值CurQ:
其中,AVE為平均數,s代表網絡中第s個社區,k代表網絡中社區的總數,cs代表在步驟1的網絡中社區s與其他社區之間連接的邊的數量,ms代表社區s內的邊的數量,m代表整個網絡的邊數;設置變量BestQ表示到目前為止最好的社區劃分所對應的模塊性評價指標值,初始賦值為0;設置變量steps用于標記當前迭代次數與BestQ所對應的迭代次數的差值,初始值為0;
判斷CurQ與BestQ的大小:如果BestQ<=CurQ,令BestQ=CurQ,保存當前所劃分的社區結構,更新迭代次數steps=0,轉步驟3執行;如果BestQ>CurQ,更新迭代次數steps=steps+1,并判斷steps是否小于用戶設定的閾值threshold,若否,轉步驟3執行,若是,執行步驟6;
步驟6:列舉網絡中當前存在的所有社區的兩兩組合,每個組合中不是相同的社區,針對每個組合,確定合并該組合中的兩個社區i和j后,確定網絡所劃分的社區的模塊性評價指標值Qij:
其中,ds表示社區s中節點度之和;找到計算得到最大的Qij:max(Qij),將最大Qij對應的兩個社區合并,然后執行步驟7;
步驟7:令變量CurQ=max(Qij);判斷CurQ與BestQ的大小,如果BestQ<=CurQ,更新變量BestQ=CurQ,保存當前網絡中的社區結構,然后執行步驟8;如果BestQ>CurQ,直接執行步驟8;
步驟8:判斷當前網絡是否已經組合為一個社區,若是,執行步驟9,若否,轉步驟6執行;
步驟9:將最終保存的社區結構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542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利用改進慣性元件的微機電磁場傳感器
- 下一篇:曲線橋反坡頂升施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