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夾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4976.X | 申請日: | 2012-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65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理查德·凱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DE-STA-CO歐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B11/00 | 分類號: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蘊;杜德海 |
| 地址: | 德國奧***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的前序所述的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DE19645778A1,開頭提到的這種類型的夾持裝置是已知的。它具有空心軸(夾持臂軸),其安裝成使得其可以在外殼中旋轉,并且在其上可以固定夾持元件(夾持臂),以及其還設置有桿臂(定位延伸部)以形成肘節桿機構;中間元件,其在一側上與桿臂鉸接,在另一側鉸接有軸向可移動的驅動元件的最終控制元件(定位桿);內軸,其連接至手柄,并布置在空心軸內,該內軸具有銷元件(定位銷),其延伸穿過在空心軸上的連接導軌(連接槽),并可操作地連接至肘節桿機構;彈簧元件,其在所提供的主軸方向將內軸對著空心軸壓緊。?
如DE19645778A1中所詳細描述的,可以使用這種設計借助手柄交替地脫離肘節桿機構,或者也可以將其帶至所謂的上死點位置,尤其是如果驅動元件(氣壓缸、液壓缸、電驅動等)的最終控制元件是可以無阻礙地移動的。特別的,還考慮到了非空心夾持臂軸的情況,其中的轉矩引入不適于對肘節桿機構產生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基于改進開頭所提到的這種類型的夾持裝置的問題。特別地,提供了一種更加緊湊的結構形式。?
該問題通過將開頭所提到的這種類型的夾持裝置采用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列的特征而解決。
由此,依據本發明,提供了彈簧元件布置在空心軸的內部中。?
換句話說,依據本發明的方案的特征在于:原先布置在空心軸的外部(特別參見DE19645778A1的附圖5)的彈簧元件,現在布置在空心軸的內部,并且特別優選的方式是,彈簧元件是一種螺旋形壓縮彈簧,其布置在內軸和空心軸之間的環狀間隙中。?
其它的優點從從屬專利權利要求中得到。?
附圖說明
依據本發明的夾持裝置,包括依據從屬專利權利要求所帶來的優點,接下來基于優選實施方式的附圖中的示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
在附圖中:?
圖1表示依據本發明的夾持裝置的頭部的剖視圖;?
圖2表示依據本發明的夾持裝置的側視圖(局部剖視);?
圖3表示依據本發明的空心軸的俯視圖,其具有內軸和手柄;以及?
附圖4示出依據附圖3的依據本發明的空心軸的橫截面圖,其具有內軸和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至4中所示出的夾持裝置具有公知方式的空心軸1,其安裝成使得其可以在外殼中旋轉,并且在其上可以采用旋轉固定的方式固定夾持元件(特別地,夾持臂17),以及其還設置有桿臂2以實現肘節桿機構。和夾持元件類似的,桿臂2也采用旋轉固定的方式連接至空心軸1,其在夾持臂側上的橫截面是多邊形,優選的是正方形。進一步的,中間元件3,在一側與桿臂2鉸接,另一側鉸接有驅動元件的軸向可移動的最終控制元件4。進一步地,內軸6,其連接至手柄5,并布置在空心軸1中,該內軸具有銷元件7,其延伸通過空心軸1上的連接導軌8,并且可操作地連接到肘節桿機構,彈簧元件9,其在所提供的主軸方向將內軸6對著空心軸1壓緊。從DE19645778C2中也可得知,公知的連接導軌8具有導軌部分14、15,其在一側與空心軸1的主軸方向平行定向,而在另一側與空心軸1的主軸方向橫向地定向(參見附圖3),銷元件7,其被實現為可選地與中間元件3或最終控制元件4相互作用。為此目的,最終控制元件4被實現為在中間元件側是分叉的,并在兩個叉形部件之間布置有用于銷元件7的逆軸承16(counter?bearing)(參見圖1)。如附圖1和3所示出的,桿臂2在中間元件側形成為叉形(或形成兩個翼片),中間元件3鉸接在兩個叉部件或翼片之間。從附圖4中可清楚看出,在空心軸1上設置有圓柱形的通孔13以實現空心軸1,內軸6實現為在空心軸1的兩側凸出。?
依據本發明,必需的是彈簧元件9布置在空心軸1的內部,彈簧元件9優選的實現為包封內軸6的螺旋形壓縮彈簧。如開頭所解釋的,該方法具有使?得夾持裝置整體上實現為更加緊湊的優點。?
更加優選的,再次參見附圖4,提供環形的間隙空間10,其容納空心軸1和內軸6之間的彈簧元件9。為了這種實現方式,在空心軸1和內軸6之間布置了兩個襯套11,兩個襯套11中的一個被實現為用于彈簧元件9的逆軸承。更精確的考慮,襯套11的內徑與內軸6的外徑相對應,從而后者可容易旋轉(相對于空心軸1),同時每個襯套11是采用摩擦鎖定(例如,通過壓配合)的方式連接至空心軸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DE-STA-CO歐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DE-STA-CO歐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49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櫸樹大苗控根容器育苗方法
- 下一篇:溫度預警集中顯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