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帶汽液分離結構的泄壓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83497.6 | 申請日: | 2012-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90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胡克榮;單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90/32 | 分類號: | B65D90/32;B65D90/30;B01D45/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yōu)普達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魯江 |
| 地址: | 11000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汽液 分離 結構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專利涉及冶金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冶金設備,更具體說是一種新型帶汽液分離結構的泄壓設備。
背景技術
在氧化鋁生產(chǎn)中,有些常壓設備經(jīng)常進入帶壓料漿,為了滿足工藝的需要,在設備中泄壓并進行儲存。當帶壓料漿進入到設備進行泄壓時,由于料漿壓力溫度的實然降低,會產(chǎn)生大量的蒸汽,特別是壓力未降到常壓時,可能會造成常壓設備的蓋板變形,嚴重時會破壞蓋板。另一方面,由于泄壓會產(chǎn)生大量的汽體,同時這些汽體的溫度相對較高,上升速度很快,排放時會夾帶部分料漿排出,會對下一工序產(chǎn)生影響。為了解決以上這些問題,故發(fā)明了本專利。
發(fā)明專利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泄壓及分離回收效果好的泄壓設備。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帶汽液分離結構的泄壓設備,包括槽體1,所述槽體1固定的地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1上設置豎向進料管2及橫向進料管3;豎向進料管2設置于槽體1的頂部,橫向進料管3設置于槽體1的側部,蒸汽出口6設置于槽體1頂部,并與分離裝置5連接,槽體1內(nèi)的蒸汽通過蒸汽出口6進入到分離裝置5;襯板4設置于槽體1內(nèi)壁;出汽口7設置于分離裝置5的頂部;
所述分離裝置5包括中心筒9,堵板8設置于中心筒9的頂部;中心筒9的筒壁四周設置多個分離口10;分離口10設置于中心筒9側部;擋板12內(nèi)外圈與中心筒9及外殼14為密封結構,在擋板12上設置多個回流口11;進氣口13設置于分離裝置5的底部,進氣口13與蒸汽出口6密封連接;
所述分離口10設置于中心筒9側部,為“フ”型結構,分離口10的筒壁與中心筒9呈切線結構;
所述回流口數(shù)量為3-6個;
所述回流口為4個。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結構合理、泄壓及分離回收效果好。橫向及豎向進料管的設置考慮了工藝需要,“フ”型結構時由于氣體在中心筒時沿圓周切線向上環(huán)流,這樣有利于氣體流出時不受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分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槽體;2、豎向進料管;3、橫向進料管;4、襯板;5、分離裝置;6、蒸汽出口;7、出氣口;8、堵板;9、中心筒;10、分離口;11、回流口;12、擋板;13、進氣口;14、外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結合附圖一、附圖二加以詳細敘述,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受實施例所限。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包括槽體1,所述槽體1固定的地基上,進料管的數(shù)量根據(jù)工藝需要可設定為豎向進料管2及橫向進料管3;豎向進料管2設置于槽體1的頂部,橫向進料管3設置于槽體1的側部,帶壓料漿通過豎向進料管2和橫向進料管3流入槽體1并進行泄壓,泄壓后會產(chǎn)生大量的汽體;襯板4設置于槽體1內(nèi)壁,它保護槽體1不被磨損;蒸汽出口6設置于槽體1頂部,并與分離裝置5連接,槽體1內(nèi)的蒸汽通過蒸汽出口6進入到分離裝置5;出汽口7設置于分離裝置5的頂部,這樣便于汽體的排出;
如圖2所示,所述分離裝置5中,堵板8設置于中心筒9的頂部,用于防止汽體直接從中心筒9頂部排出;中心筒9的筒壁四周設置分離口10,數(shù)量可根據(jù)需要而定;分離口10設置于中心筒9側部,與中心筒9為切線結構,這樣有利于汽液分離;擋板12內(nèi)外圈與中心筒9及外殼14為密封結構,在擋板12上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回流口,用于液體的回流,數(shù)量根據(jù)液體的回流量而定;進氣口13設置于分離裝置5的底部,它與蒸汽出口6密封連接。
本發(fā)明的原理是:
當帶壓料漿從豎向進料管2和橫向進料管3流進槽體1內(nèi)時,帶壓料漿會被泄壓,在泄壓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蒸汽,這些蒸汽就會從蒸汽出口6進入到分離裝置5內(nèi),然后直接進入到中心筒9,由于中心筒9頂部用堵板8密封,所以蒸氣只能從分離口10流出,在此過程中,蒸汽進行分離,經(jīng)過分離后的汽體最終從出氣口7排出,分離出來的液體順著分離口10的側板下流,最終從回流口11進到蒸汽出口5,最終流回到槽體1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jīng)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34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