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苗木側根生長的育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1972.6 | 申請日: | 2012-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8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竇全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C1/06 | 分類號: | A01C1/06;A01C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53***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苗木 側根 生長 育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林木播種育苗技術,具體是涉及一種促進苗木側根生長播種育苗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術
林木種子繁殖的幼苗一般主根發達,側、須根較少。特別是一些深根性樹種,如核桃、櫟等樹木,其幼苗主根的根長通常為苗高的1~2倍,其根系俗稱為“胡蘿卜”根;此類樹種的苗木側根與須根極少,造林移植的成活率極低,給林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傳統種子播種育苗方法中,雖然采取在種子出苗移植時進行一次芽苗切根,但對于深根性樹種而言,并未改變其根系繼續向下生長的特性,根系缺少發達的側、須根。
本方法選取殼斗科(Fagaceae)櫟屬(Quercus?L.)與胡桃科(Juglandaceae)胡桃屬(Juglans?regia?L.)等深根性樹種,在種子沙藏期和催芽期切去種胚的胚根,通過兩次斷根,可誘導幼苗主根的斷根處新生大量的側根和須根,促進幼苗形成發達、緊湊的I、II級側、須根根系,調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進苗木側根生長的育苗方法。在林木種子沙藏期和催芽期分兩次切去種胚的胚根,可誘導并促進幼苗主根的斷根處新生出I、II級側根和須根,形成茂盛發達、緊湊的根系,調整苗木地上和地下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一種促進苗木側根生長播種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采集、調制好的水櫟、薄殼山核桃種子消毒后沙藏;
(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種子,陸續取出發芽的種子。備用;
(3)將步驟(2)發芽種子剪斷胚根消毒后,移植于干凈的沙床中,沙床上覆蓋塑料拱棚保溫、保濕,以促進種子胚芽的萌發和胚根的生長;
(4)當步驟(3)種子出苗后移植于田間前需要經過“煉苗”后,再將其從沙床中移出定植于大田中。
其中,步驟(1)為種子消毒和沙藏,此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引起苗木猝倒病等病原菌的滋生,保持種子萌發的活力;
步驟(2)及時撿出胚根伸出且根長達到3~5cm以上的種子;
步驟(3)第一次切去種子胚根的1/3~1/2,促進種胚斷根出萌發長出I級側根;
步驟(4)第二次切去幼苗I級側根的1/2~2/3,促進II級側根的萌發。
有益效果:本發明是在林木種子沙藏期和催芽期,通過兩次切去種胚胚根的措施,可誘導幼苗主根的斷根處新生大量的側根和須根,側、須根數較一次切根增多100%~350%,根系面積的增加促進了幼苗的生長發育,調整苗木地上和地下的比例,提高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此方法在深根性樹種的苗木培育中,具有廣泛的應用與推廣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將采集、調制好的薄殼山核桃種子,用濃度為0.5%的硫酸銅溶液浸泡6小時消毒后,再以清水沖干凈,放入含水率為30%干凈的濕沙中層積埋藏,種沙的體積比為1∶3;
(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種子,陸續取出發芽胚根伸出且根長達到3cm的種子。備用;
(3)將步驟(2)發芽種子剪去胚根的1/3,在0.1%高錳酸鉀溶液浸蘸消毒消毒后,移植于干凈的沙床中,沙床上覆蓋塑料拱棚保溫、保濕,以促進種子胚芽的萌發和胚根的生長;
(4)當步驟(3)種子出苗長出2片真葉時,需要“煉苗”4天,即每天早晚揭開塑料拱棚3小時,進行通風與日曬,以強健幼苗,然后將其從沙床中移出時,再次剪斷第二次新生胚根的2/3,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蘸消毒后,按株行距15×40cm定植于大田中,當年生苗木側根根系數達6~8根,苗高、地徑分別為50cm和10mm。
實施例2
(1)將采集、調制好的薄殼山核桃種子,用濃度為1%的硫酸銅溶液浸泡4小時消毒后,再以清水沖洗干凈,放入含水率為30%干凈的濕沙中層積埋藏,種沙的體積比為1∶3;
(2)翌年早春翻看沙藏的種子,陸續取出發芽胚根伸出且根長達到5cm的種子。備用;
(3)將步驟(2)發芽種子剪去胚根的1/2,在0.1%高錳酸鉀溶液浸蘸消毒后,移植于干凈的沙床中,沙床上覆蓋塑料拱棚保溫、保濕,以促進種子胚芽的萌發和胚根的生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未經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197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