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1413.5 | 申請日: | 2012-06-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29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冰;邢博聞;劉勝;張蘭勇;王宇超;付薈璇;鄭秀麗;宋穎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tms320c6713 船舶 航向 模糊 pid 融合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其特征是:以TMS320C6713(U3)為核心數據處理器,以TPS75733(U1)為為核心數據處理器提供3.3V工作電壓,以TPS54310(U2)為為核心數據處理器提供1.4V工作電壓,以MAX706最為復位電路,為核心數據處理器以SST39VF1601(U7)FLASH存儲器進行數據存儲,TL16C752B(U9)的數據線與TMS320C6713(U3)直連、地址線通過SN74F32(U18)選取,TL16C752B(U9)通過兩片MAX3160(U10、U11)實現雙串口通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其特征是:異步串行接口協議芯片TL16C752B(U9)、第一MAX3160(U10)、第二MAX3160(U11)組成數據通信模塊;石英晶振(Y1)的兩個2管腳分別與TL16C752B(U9)的管腳13、14連接,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的一端分別接在石英晶振(Y1)兩端,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電阻(Rp)兩端分別與石英晶振(Y1)兩端連接,TL16C752B(U9)的管腳44與TMS320C6713(U3)管腳132連接、管腳45與TMS320C6713(U3)管腳131連接、管腳46與TMS320C6713(U3)管腳130連接、管腳47與TMS320C6713(U3)管腳129連接、管腳48與TMS320C6713(U3)管腳127連接、管腳1與TMS320C6713(U3)管腳128連接、管腳2與TMS320C6713(U3)管腳121連接、管腳3與TMS320C6713(U3)管腳122連接、管腳28與TMS320C6713(U3)管腳109連接、TMS320C6713(U3)管腳27與TMS320C6713(U3)管腳101連接、管腳26與TMS320C6713(U3)管腳100連接、管腳19與TMS320C6713(U3)管腳75連接、管腳15與TMS320C6713(U3)管腳79連接,第二電阻(R111)的兩端分別與TL16C752B(U9)的管腳36及GND連接,第十一按鍵(JP11)的兩端分別與TL16C752B(U9)的管腳36及+3.3V連接,SN74F32(U18)為或門芯片,SN74F32(U18)管腳1與TMS320C6713(U3)管腳57連接、管腳2與TMS320C6713(U3)管腳64連接,管腳4與TMS320C6713(U3)管腳57連接、管腳5與TMS320C6713(U3)管腳63連接,SN74F32(U18)管腳3與TL16C752B(U9)的管腳10連接、管腳6與TL16C752B(U9)的管腳11連接,SN74F32(U18)的管腳7接GND、管腳14接+3.3V,第一MAX3160(U10)管腳2接+3.3V、管腳1與管腳3間接電容(C163)、管腳4接GND、管腳18與管腳19間接第四電容(C164),第一電容(C161)兩端分別接第一MAX3160(U10)管腳20與GND,第二電容(C162)兩端分別接第一MAX3160(U10)管腳17與GND,第三電阻(R95)的兩端分別與第一MAX3160(U10)的管腳9及+3.3V連接,第一MAX3160(U10)管腳5與管腳6間接第四電阻R78,第一MAX3160(U10)管腳13與管腳14間接第五電阻(R79),第六電阻(R46)的兩端分別與第一MAX3160(U10)的管腳11及+3.3V連接,第七按鍵(JP7)的兩端分別與第一MAX3160(U10)的管腳11及GND連接,第七電阻(R47)的兩端分別與第一MAX3160(U10)的管腳12及+3.3V連接,第八按鍵(JP8)的兩端分別與第一MAX3160(U10)的管腳12及GND連接,第二8針端口(J9)為上位機通信端口,第二8針端口(J9)接口1與第一MAX3160(U10)管腳5連接、接口4與第一MAX3160(U10)管腳14連接、接口5與第一MAX3160(U10)管腳13連接、接口6與第一MAX3160(U10)管腳6連接、接口3接GND、接口7與接口8連接,第一MAX3160(U10)管腳16與TL16C752B(U9)管腳7連接、管腳15與TL16C752B(U9)管腳33連接、管腳8與TL16C752B(U9)管腳5連接、管腳7與TL16C752B(U9)管腳38連接、管腳10與TL16C752B(U9)管腳34連接,第二MAX3160(U11)管腳2接+3.3V、管腳1與管腳3間接第七電容(C167)、管腳4接GND、管腳18與管腳19間接第八電容(C168),第五電容(C165)兩端分別接第二MAX3160(U11)管腳20與GND,第六電容(C166)兩端分別接第二MAX3160(U11)管腳17與GND,第七電阻(R96)的兩端分別與第二MAX3160(U11)的管腳9及+3.3V連接,第二MAX3160(U11)管腳5與管腳6間接第八電阻(R80),第二MAX3160(U11)管腳13與管腳14間接第九電阻(R81),第十電阻(R48)的兩端分別與第二MAX3160(U11)的管腳11及+3.3V連接,第五按鍵(JP5)的兩端分別與第二MAX3160(U11)的管腳11及GND連接,第十一電阻(R449)的兩端分別與第二MAX3160(U11)的管腳12及+3.3V連接,第六按鍵(JP6)的兩端分別與第二MAX3160(U11)的管腳12及GND連接,第一8針端口(J8)為上位機通信端口,第一8針接口(J8)接口1與第二MAX3160(U11)管腳5連接、接口4與第二MAX3160(U11)管腳14連接、接口5與第二MAX3160(U11)管腳13連接、接口6與第二MAX3160(U11)管腳6連接、接口3接GND、接口7與8連接,第二MAX3160(U11)管腳16與TL16C752B(U9)管腳8連接、管腳15與TL16C752B(U9)管腳22連接、管腳8與TL16C752B(U9)管腳4連接、管腳7與TL16C752B(U9)管腳23連接、管腳10與TL16C752B(U9)管腳25連接。
3.一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TMS320C6713的船舶航向模糊PID融合控制器的船舶航向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步驟1.系統初始化,通過自舉程序調用存儲于FLASH中的程序;
步驟2.通過與第一MAX3160芯片(U10)間通信,對上位機航向偏差值Δψ進行采集;
步驟3.根據當前航向偏差Δψ,進行船舶航向PID控制運算求得航向PID控制輸出舵角δα;
步驟4.根據當前航向偏差Δψ及其變化率進行船舶航向模糊控制運算求得航向模糊控制輸出舵角δβ;
步驟5.伸縮因子求取,根據各控制分量輸出舵角值δα及δβ,依照公式:α=1-exp(-|δα|/|δα|+|δβ|)、β=1-exp(-|δβ|/|δα|+|δβ|)求取α、β;
步驟6.計算輸出控制舵角,采用融合算法輸出的控制舵角值為δ=α×δα+β×δβ;
步驟7.控制舵伺服系統,將舵角指令通過第二MAX3160芯片(U11)發送至所伺服系統實現船舶舵控制;
步驟8,通過與第二MAX3160芯片(U11)間通信,對舵伺服系統當前舵角值進行采集,并判斷,若舵角值存在問題轉至步驟9,無問題轉至步驟2,準備再次采樣;
步驟9,通過與第一MAX3160芯片(U10)間通信,將故障報告發至上位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141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電熱炊具及其烹調容積的調節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水霧除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