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0946.1 | 申請日: | 2012-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93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葉敏;許曉鳴;丁怡若;吳乃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迪吉特控制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2B35/00 | 分類號: | F22B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臨界 鍋爐 動態 加速 自適應 校正 方法 | ||
1.一種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其中,超臨界鍋爐模擬量調節系統的機組主控(1)接受中調指令(51)并經邏輯處理后形成機組指令信號(11);而汽機主控(10)和鍋爐主控(2)分別調節機組的功率(50)和機前壓力(52);同時,鍋爐主控(2)還將輸出鍋爐給水調節回路(12)、鍋爐燃料調節回路(14)、鍋爐風量調節回路(15)的并行控制指令;其中鍋爐給水調節回路(12)直接接受鍋爐主控(2)的控制指令,并經過水燃比(3)和中間點溫度校正(4),以及氧量校正(5)和風煤交叉連鎖(13)分別形成鍋爐燃料調節回路(14)和鍋爐風量調節回路(15)的控制指令;鍋爐出口過熱主汽溫調節器(6)、噴水減溫調節器(16)為一串級調節回路;在鍋爐給水調節回路(12)、鍋爐燃料調節回路(14)、鍋爐風量調節回路(15)和噴水減溫調節器(16)中分別設計有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以加快鍋爐在變負荷工況的響應能力以及對各調節回路之間的動態特性差異進行補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還包括一個自適應校正模塊(8),以實現對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的增益校正系數(81)和速率校正系數(82)的在線自適應控制,具體是按以下方法和步驟實現的:
步驟(1).自適應校正模塊(8)設計為根據機組指令信號(11)實現對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增益校正系數(81)的負荷非線性修正;
步驟(2).自適應校正模塊(8)設計為根據鍋爐特征點溫度偏差(67)及其變化率(75)、以及鍋爐特征點溫度偏差(67)及其變化率(75)與機組負荷偏差(66)的函數實現對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增益校正系數(81)的修正,并根據鍋爐特征點溫度偏差(67)對增益校正系數(81)進行限幅;
步驟(3).自適應校正模塊(8)設計為根據機前壓力偏差(60)及其變化率(70)、以及機前壓力偏差(60)及其變化率(70)與機組負荷偏差(66)的函數實現對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速率校正系數(82)的修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和自適應校正模塊(8)均由分散控制系統DCS標準控制算法組態生成,并以宏模塊形式分別應用于各個調節回路和加、減負荷的不同運行模式;每個調節回路或不同運行模式中的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和自適應校正模塊(8)的算法參數均能分別進行在線調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由分散控制系統DCS的標準控制算法模塊組態生成,并以宏模塊形式用于不同的調節回路或不同運行模式;自適應校正模塊(8)則采用C語言編程,并作為分散控制系統DCS的擴充算法模塊運行于分散控制系統DCS的過程控制器或人機接口站,該擴充算法模塊除與對應的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之間具有雙向數據接口之外,還包括一個能在分散控制系統DCS人機接口站運行的調整界面,以完成每個調節回路或不同運行模式下擴充算法模塊的參數在線整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特征點溫度(53)為超臨界鍋爐中間點溫度,或者為鍋爐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或者為鍋爐一、二次再熱器出口蒸汽溫度;或所述的鍋爐特征點溫度偏差(67)設計為前述各溫度偏差的函數。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特征點溫度(53)也能以鍋爐蒸發受熱面進出口焓差信號代替;或者所述的鍋爐特征點溫度偏差(67)也能夠以鍋爐蒸發受熱面進出口焓差、過熱受熱面進出口焓差,以及一、二次再熱器進出口焓差與對應設定值之間偏差的函數代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臨界鍋爐動態加速前饋的自適應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適應校正模塊(8)也能設計用于亞臨界汽包鍋爐控制系統的鍋爐動態加速前饋(7)的在線校正;步驟(2)所述的鍋爐特征點溫度(53)取為鍋爐過熱器出口蒸汽溫度;并且步驟(3)所述的機前壓力(52)也能以汽包壓力代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迪吉特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迪吉特控制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094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