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五百萬像素監控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80293.7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362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付湘發;白興安;陳鵬;翟林燕;劉官祿 | 申請(專利權)人: | 舜宇光學(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00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謝自安 |
| 地址: | 5284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五百萬 像素 監控 鏡頭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監控鏡頭,尤其是一種五百萬像素監控鏡頭。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安防監控市場的迅速崛起、數碼處理及網絡傳輸速度的優化提升,對安防監控鏡頭的品質要求大大提高,從普通的監視需求到高清的鑒別。為了便于安裝需要增大BFL(后焦距),傳統采用的是增加TTL(鏡頭總長)來使BFL(后焦距)增加以便安裝,還有就是采用多個鏡片時會需要增加工治具制造不同曲率的鏡片從而增加成本,大批量生產對生產成本要求更高,降低成本一直是設計人員努力的目標,鏡頭玻璃鏡片的成本來自于生產工治具和鏡片數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上述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生產成本低,組裝簡單生產容易的五百萬像素監控鏡頭。所述的五百萬像素監控鏡頭,從物側開始起順序包括有:
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是具有負的光焦度的雙凹球面鏡片;
第二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是具有正的光焦度的曲率相等的雙凸球面鏡片;
第三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是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雙凸球面鏡片;
第四透鏡,所述第四透鏡是具有負的光焦度的曲率相等的雙凹球面鏡片;
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所述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為兩個完全相同的鏡片元件,該鏡片是具有正的光焦度且一個面凸、一個面凹的球面玻璃透鏡元件;
所述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中間設置有漸暈光欄,所述第三透鏡和第四透鏡之間設置有光闌元件。
所述第五透鏡的凸面和第六透鏡的凸面相鄰。
所述的第一透鏡滿足下面的條件:Nd≤1.55,Vd1≥63,其中Nd表示第一透鏡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一透鏡材料的d光阿貝常數。
所述的第三透鏡滿足下面的條件:1.85≥Nd≥1.7,55≥Vd≥45,其中Nd表示第三透鏡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三透鏡材料的d光阿貝常數。
所述的第四透鏡滿足下面的條件:Nd≥1.7,Vd≤30,其中Nd表示第四透鏡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四透鏡材料的d光阿貝常數。
該鏡頭結構光圈值F#≤2.1。
所述第二透鏡和第三透鏡的鏡片中心厚度t和鏡頭焦距f滿足以下關系條件:0.4≤t/f≤0.5。
采用上述結構后的鏡頭,其特點是此結構鏡頭中由于第五透鏡和第六透鏡是完全相同的鏡片,只需采用一套工治具加工,這樣有利于生產成本降低,并且采用這種結構的鏡頭在保持TTL(鏡頭總長)較短的條件下仍具有較長的BFL(后焦距),以滿足相機設計時圖像傳感器周邊電子元器件較大的尺寸要求,同時因為BFL(后焦距)較長使得透鏡元件和濾光片離開圖像傳感器的距離更遠,可有效降低對各透鏡元件和濾光片的表面潔凈度要求,對于相機的組裝生產更容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物側位于鏡頭左側)。
圖2為本發明的軸向色差曲線圖。
圖3為本發明的垂軸色差曲線圖。
圖4為本發明的像散和畸變曲線圖。
圖5為本發明的MTF(調制傳遞函數)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光學鏡頭的實施案例如圖1所示,使用于戶外中遠距離的安防監控系統。該鏡頭從物側起依次包括有:第一透鏡L1、第二透鏡L2、漸暈光欄r5、第三透鏡L3、光闌r8、第四透鏡L4、第五透鏡L5、第六透鏡L6、濾色片GF、成像面IMA。且由物方側開始,將各個鏡面依次編號,第一鏡片L1的鏡面為r1、r2,第二鏡片L2的鏡面為r3、r4,漸暈光欄r5,第三鏡片L3的鏡面為r6、r7,光闌r8,第四鏡片L4的鏡面為r9、r10,第五鏡片L5的鏡面為r11、r12,第六鏡片L6的鏡面為r13、r14,濾色片GF的鏡面為r15、r16。
第五透鏡L5凸面r12與第六透鏡L6凸面r13相對且相鄰。
光闌r8位于第三透鏡L3和第四透鏡L4之間,有利于校正大孔徑帶像差。位于第二透鏡L2和第三透鏡L3之間設置漸暈光欄r5,有利于校正大孔徑帶像差。第三透鏡L3有一定厚度,用于校正場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舜宇光學(中山)有限公司,未經舜宇光學(中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029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屏幕的顯示控制裝置和顯示控制方法、顯示裝置
- 下一篇:鏡頭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