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析尋呼失敗小區的方法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80200.0 | 申請日: | 2012-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40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師振永;于恒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創信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02 | 分類號: | H04W2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陳英俊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中***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析 尋呼 失敗 小區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領域,特別涉及電信運營支撐系統、信令監測系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GSM網絡中,由于“頻繁的位置更新”、“弱覆蓋”、“干擾”、“資源不足”等各種原因,會引起尋呼失敗,對于尋呼失敗率較高的區域,我們將其稱為尋呼失敗小區,也叫做尋呼黑洞小區。尋呼失敗即MSC在發出尋呼PAGING消息后,定時器內沒有收到PAGRES消息,MSC則會再次下發PAGING消息,在交換的尋呼策略規定的幾次尋呼消息下發都沒有收到PAGRES消息時,則此次無線尋呼失敗。
在現有的技術中,目前只能通過路測來隨機的發現尋呼失敗小區。路測是一種采樣分析的方式,只能分析路測終端運動軌跡經過的區域,而對其他區域則無能為力。然而采用路測方式進行判斷尋呼失敗時存在問題,例如如果在路測終端通過的時間內,無線網絡未發生尋呼失敗現象,路測則無法分析出這種尋呼失敗的現象。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信令監測系統的尋呼無響應信令和用戶行為的模糊匹配,對監測范圍內的所有小區進行全量分析,查找尋呼失敗小區。具體而言,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分析尋呼失敗小區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S1.過濾出尋呼失敗信令記錄;
S2.從所述尋呼失敗信令記錄中提取出尋呼終端的TMSI或IMSI信息;
S3.根據所提取的TMSI或IMSI信息,查找當前尋呼失敗時刻之前和/或之后N分鐘內的所述尋呼終端的其他信令記錄;
S4.從所述其他信令記錄中提取位置區LAI信息和小區CI信息,并進行保存;
S5.對所提取的LAI和CI信息進行統計,其中統計次數最多的LAI和CI所對應的小區為尋呼失敗小區。
此外,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通過用戶信令行為模糊分析尋呼失敗小區的裝置,其中該裝置包括:
過濾模塊,用于過濾出尋呼失敗信令記錄;
提取模塊,用于從所述尋呼失敗信令記錄中提取出尋呼終端的TMSI或IMSI信息;
查找模塊,用于根據所提取的TMSI或IMSI信息,查找當前尋呼失敗時刻之前和/或之后N分鐘內的所述尋呼終端的其他信令記錄;
存儲模塊,用于從所述其他信令記錄中提取位置區LAI信息和小區CI信息,并進行保存;
確定模塊,對所提取的LAI和CI信息進行統計,其中統計次數最多的LAI和CI所對應的小區為尋呼失敗小區。
本申請通過對GSM網絡中A接口、C/D/E等接口的信令監測,進而通過構造分析算法,分析用戶信令行為并進行統計分析,模糊的查找出疑似的尋呼失敗小區。在監測范圍足夠大、監測周期足夠長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比較準確的尋呼失敗小區定位。相對于路測方式,本申請采用被動的測試方式,并且進行全網分析,可更加全面的對監測范圍內的全網進行分析。
附圖說明
圖1為在GSM移動通信系統中無線尋呼過程示意圖;
圖2為Paging消息結構示意圖;
圖3為Paging消息示例;
圖4為尋呼失敗小區分析原理圖;
圖5為尋呼失敗小區分析方法流程圖;
圖6為尋呼失敗小區分析裝置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在GSM移動通信系統中無線尋呼過程示意圖。無線尋呼的過程,即MSC通過尋呼尋找到移動用戶MS的通信過程,只有在查找到移動用戶后,MSC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呼叫接續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創信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中創信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802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觀察窗的行為學猴籠
- 下一篇:用于測試信令處理能力的方法和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