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工培殖蜈蚣蛆蟲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8608.4 | 申請日: | 2012-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25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華民;趙榮華;趙艷琨;徐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蜈蚣 蛆蟲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培殖昆蟲的方法,尤其是人工培殖蜈蚣蛆蟲的方法。
背景技術
蜈蚣是蠕蟲形的陸生節肢動物,屬節肢動物門多足綱,蜈蚣的身體由多環組成,每個環有一對足,所以又稱多足動物,蜈蚣體內含有大量氨基酸,組胺樣物質及溶血性蛋白質、膽固醇、油脂及蟻酸等多種成分。
現在應用蜈蚣的方法:
(1)直接作為藥材利用,既有單方也有復方。
(2)提取蛋白:CN101747423A(201010104825.X)?公開了蜈蚣抗腫瘤活性蛋白,該活性蛋白經SDS-PAGE分離測定顯示為一條帶,分子量為20KDa,經兩步色譜技術分離而成,CN1720929(200410054724.0)公開了鮮品蜈蚣分部位提取物及提取方法,以鮮蜈蚣為原料,乙醇濅泡,液態剪碎,固液分離,減壓蒸餾控溫濃縮至固體,乙酸乙酯溶解,冷沉淀分離沉淀物,減壓蒸餾回收乙酸乙酯至干。
(3)從蜈蚣毒素中提取活性物:CN101899095A(201010104802.9)公開了蜈蚣毒素抗腫瘤活性多肽,應用超濾及反相色譜等分離方法,從蜈蚣毒素中分離純化出一個由1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CN101862349A(200910074134.7)公開了蜈蚣有效部位及其應用,通過仿生酶解蜈蚣而制得,蜈蚣用人工胃液加入胃蛋白酶酶解,殘渣轉入人工腸液,加入胰蛋白酶酶解,得到蜈蚣復合酶解物。
(4)ZL200410013742.4?公開了采用中藥培育蟾蜍蛆蟲的方法,可以大批量工業化生產蟾蜍蛆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工培殖蜈蚣蛆蟲的方法,通過人工創造適宜條件,蜈蚣生成蛆蟲,蛆蟲的成分明確。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1)將少棘蜈蚣或多棘蜈蚣兩種蜈蚣的鮮蟲體或干品粉碎;
(2)粉碎的鮮蟲體或干品物料加入一定數量的水,攪拌成糊狀物;
(3)調整糊狀物pH=7.5~9,并加入一種或若干種中藥材粉末,溫度20~50℃、濕度70~90%、時間120~240h,蜈蚣生成蛆蟲;
(4)分離蜈蚣蛆蟲:成熟蜈蚣蛆蟲及糊狀物液體放入離心機中,以轉速2500~5000r/min分離固液體,收集蜈蚣蛆蟲;
(5)蜈蚣蛆蟲清洗:將蜈蚣蛆蟲放入孔徑0.5~5mm的篩中用清水沖洗1~3次,蜈蚣蛆蟲表面清洗至光滑無雜物;
(6)蜈蚣蛆蟲的滅活及干燥:清洗干凈的蜈蚣蛆蟲進行滅活處理,滅活蜈蚣蛆蟲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以真空度0.05~0.5Mpa、溫度30~80℃、時間1~5h烘干至含水分8~10%,得成品。
本發明通過人工的適宜條件,將蜈蚣生成蛆蟲,蜈蚣體內組胺樣物質及溶血樣蛋白質分解。傳統中藥材蜈蚣的毒性大幅下降,但配伍應用的范圍增加許多。
本發明的工藝過程簡單易于操作,節省能源,生成的蜈蚣蛆蟲的體重一致性好,便于以后的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按照如下步驟人工培殖蜈蚣蛆蟲:
(1)選用少棘蜈蚣的鮮蟲體用磨漿機磨碎:
(2)1000g磨碎的鮮蟲體物料加入10~50L純凈水,攪拌成糊狀物;
(3)1000g糊狀物加入1~10g氨水并攪拌均勻,調pH=7.5~9,加入1~100g中藥藜蘆粉末攪勻,在溫度為20~45℃、濕度為70~90%的條件下,蜈蚣糊狀物生出蛆蟲,繼續保持溫度為20~45℃、濕度為80~90%,時間為120~240h,蛆蟲長至由乳白色變為乳黃色時成熟;
(4)成熟蜈蚣蛆蟲及糊狀物液體放入離心分離機中,以轉速為2500~5000r/min分離混合液體收集蜈蚣蛆蟲;
(5)將生成的蜈蚣蛆蟲放入孔徑0.5~2mm的篩中用清水洗1~3次,蜈蚣蛆蟲表面清洗至光滑無雜物;
(6)清洗干凈的蜈蚣蛆蟲迅速用80~100℃熱水噴淋滅活1~3次,每次1~5min,滅活蜈蚣蛆蟲放入真空干燥箱中以真空度0.1~0.5Mpa、溫度30~80℃、時間1~5h烘干至含水分8~10%得成品。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按照如下步驟人工培殖蜈蚣蛆蟲:
(1)選用1000g多棘蜈蚣干燥體加入常溫膨化裝置(200520108339.X)中加壓1~5Mpa?,然后瞬間開啟裝置內壓力至常壓,蜈蚣被粉碎成粉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86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