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矯正近視型老視眼的非球面眼鏡鏡片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7960.6 | 申請日: | 2012-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22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肇圻;鄭少林;李蕊;劉永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C7/02 | 分類號: | G02C7/02;G02B2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 地址: | 300071***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矯正 近視 型老視眼 球面 眼鏡 鏡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視覺矯正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波前技術和眼軸數據的非球面眼鏡鏡片。
背景技術
近視眼在年輕時,其遠點在距離人眼前有限遠的地方,需要佩戴負透鏡才能看清無限遠的物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眼的近點又會離人眼越來越遠,當佩戴負透鏡后的近點超過明視距離或者工作距離,老視眼隨之出現,這時又需要佩戴正透鏡才能使近點前移到明視距離或者工作距離以內。為了實現人眼能夠同時視遠和視近清晰,先后出現了雙光鏡、三光鏡和漸進多焦點鏡片[3]。但是,雙光鏡往往不能看清中距離的物體,且在鏡片上有明顯的分界線,交替看遠看近時會有“像跳”的感覺,沒有空間連續感。三光鏡雖然考慮了中間視覺的矯正,但在分界線處仍然存在像跳現象,不能獲得全程的連續視覺,和雙光鏡沒有本質的區別。漸進多焦點鏡片雖然實現了全程的連續視覺,但價格昂貴,且在鏡片左右兩側的下方有變形區,使影像模糊和不規則,需要佩戴者用較長的時間去適應。2007年,Zeev?Zalevsky等[4]人設計了一種刻蝕位相面的特殊眼鏡,使老視眼的焦深擴展到了3D,可以很好的實現視遠和視近清晰,但佩戴此眼鏡視物時需要物體有較高的對比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讓老視眼能夠在較低的對比度、較大的視場要求下實現同時視遠和視近清晰,提供一種利用波前技術和人眼生理數據的矯正近視型老視眼的非球面眼鏡鏡片。
本發明首先提供了一種基于波前技術和眼軸數據的矯正近視型老視眼的非球面眼鏡鏡片,該鏡片設置為球-柱和非球面面型,即鏡片的前表面設置為非球面,后表面設置為環曲面;
所述非球面面型選用偶次非球面“Even?Asphere”,其表達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開大學,未經南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79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