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7095.5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70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新文;于旭東;吳繁花;郭建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 地址: | 570228 海南***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馬 檳榔 組織 誘導 再生 方法 | ||
1.一種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含以下步驟:
(1)材料的選取與消毒選取馬檳榔材料,將材料經含清洗和浸泡消毒工序處理,獲得處理后的馬檳榔材料;
(2)愈傷組織誘導將處理后的馬檳榔材料切塊,獲得組織塊,將組織塊接種于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上于26~28℃進行暗培養20~60天,獲得馬檳榔愈傷組織塊;
(3)叢生芽誘導將馬檳榔愈傷組織塊連同馬檳榔愈傷組織塊中未愈傷的組織塊,轉接于叢生芽的誘導培養基上于26~28℃進行光培養20~40天,獲得馬檳榔叢生芽組織塊;
(4)叢生芽的增殖培養:選取長勢較好的馬檳榔叢生芽組織塊進行切塊,去除已死去變黑和變褐的組織,接種于叢生芽增殖培養基上于26~28℃進行光培養30~60天,獲得大量的馬檳榔不定芽;
(5)不定芽的生根成苗:選取馬檳榔不定芽接到生根成苗培養基上于26~28℃進行光培養30~60天,獲得馬檳榔的小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所述的馬檳榔材料包括馬檳榔未成熟胚、成熟胚、嫩莖和嫩葉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1)中將馬檳榔材料經含清洗和浸泡消毒工序處理的過程如下:選取馬檳榔材料,用水清洗干凈,將馬檳榔材料置于體積百分含量為70~75%的酒精中消毒10~60s,并在質量百分含量為0.1%的氯化汞中浸泡消毒3~20min,用無菌水沖洗干凈即可,浸泡期間進行不時振蕩,使馬檳榔材料與酒精或氯化汞充分接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中將處理后的馬檳榔材料切塊,獲得長度為1.0~2.0cm的組織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2)中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在每1升MS培養基中還添加有1~5mg的6-BA、0.1~0.5mg的NAA和20~30g的蔗糖。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步驟(4)和步驟(5)中光培養時,每天光照的時間為10~12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中的叢生芽誘導培養基和步驟(4)中的叢生芽增殖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在每1升MS培養基中還添加有1~5mg的6-BA、0.1~1.0mg的NAA和20~30g的蔗糖。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4)中選取長勢較好的馬檳榔叢生芽組織塊進行切塊至馬檳榔叢生芽組織塊的大小為0.5~1.5cm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檳榔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再生方法,其特征是:步驟(5)中所述的生根成苗培養基以MS培養基為基礎培養基,在每1升MS培養基中還添加有0.05~0.7mg的IBA以及20~30g的蔗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南大學,未經海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709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酥脆甘薯條及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促進杜仲剝皮后再生新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