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圖像顯示裝置和自動立體面板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176919.7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212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筒井正直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3/04 | 分類號: | H04N1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wù)所 11105 | 代理人: | 郭定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圖像 顯示裝置 自動 立體 面板 | ||
相關(guān)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根據(jù)專利法第29條要求于2011年6月7日向日本專利局提交的日本優(yōu)先權(quán)專利申請JP2011-127752的優(yōu)先權(quán)的權(quán)益,在此通過引用包括該申請的全部內(nèi)容。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公開涉及選擇性地顯示2D畫面或者3D畫面的圖像顯示裝置和安裝在該圖像顯示裝置中的自動立體面板。
背景技術(shù)
最近,已經(jīng)提出了將作為自動立體面板(autostereoscopic?panel)的雙凸透鏡安裝在顯示畫面并且允許以肉眼識別3D畫面的顯示器上的技術(shù)(例如,請參見第2005-507091號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PCT申請的翻譯本)和第2010-231009號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
第2005-507091號PCT日文譯文專利公開中描述了將作為自動立體面板的立體裝置安裝在顯示器上的技術(shù)。利用安裝機構(gòu)將立體裝置安裝在顯示器上。安裝機構(gòu)包括固定顯示器和立體裝置的可拆彈簧手柄和彈簧安裝夾。在該安裝機構(gòu)中,立體裝置中顯示器的背面和與接觸該顯示器的表面相對的表面設(shè)置有彈簧安裝夾。
此外,第2010-231009號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披露了包括作為顯示單元的液晶面板和作為自動立體面板的雙凸透鏡片的電子光學(xué)裝置。該雙凸透鏡布置在液晶面板的前面。此外,用于使液晶面板與雙凸透鏡片對準的對準線形成在雙凸透鏡片上。
發(fā)明內(nèi)容
然而,根據(jù)第2005-507091號PCT日文譯文專利申請中描述的立體裝置,在每次觀看顯示在顯示器上的測試圖像時,都需要用戶調(diào)節(jié)安裝位置。此外,在每次附加/分離自動立體面板時,都需要用戶手動改變顯示在顯示器上的2D畫面或者3D畫面。
此外,即使在第2010-231009號日本未審專利申請公開描述的電子光學(xué)裝置中,在每次附加/分離自動立體面板時,也需要用戶手動改變顯示在顯示器上的2D畫面或者3D畫面。
希望提供不需要手動改變2D畫面或者3D畫面的圖像顯示裝置和安裝在該圖像顯示裝置上的自動立體面板。
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圖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單元、確定單元和顯示控制單元。顯示單元選擇性地顯示2D畫面或者3D畫面。確定單元確定顯示單元上可拆卸地安裝的自動立體面板的附加/分離。顯示控制單元根據(jù)確定單元的確定來選擇性地將2D畫面或者3D畫面顯示在顯示單元上。
在此描述的“自動立體面板”是允許用戶用肉眼看到顯示器上顯示的3D畫面的面板。
此外,根據(jù)本公開的另一實施例,自動立體面板包括面板主體和識別器。面板主體可拆卸地安裝在可以選擇性地顯示2D畫面或者3D畫面的圖像顯示裝置上。此外,識別器布置在面板主體上,并且由圖像顯示裝置的確定單元識別面板主體的附加/分離。
根據(jù)本公開的圖像顯示裝置,由于確定單元確定自動立體面板的附加/分離,所以可以自動地選擇并將2D畫面或者3D畫面顯示在顯示單元上,而無需手動改變畫面。
此外,根據(jù)本公開的圖像顯示裝置,提供了識別器,可以容易地確定自動立體面板是否安裝在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
附圖說明
圖1A和圖1B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透視圖,其中圖1A示出自動立體面板還未安裝在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時,而圖1B示出自動立體面板安裝在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時。
圖2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配置的方框圖。
圖3是當自動立體面板安裝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上時從上方看到的截面圖。
圖4是當自動立體面板安裝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上時從上方看到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
圖5是示出在自動立體面板安裝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上之前由成像單元捕獲的圖像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6是示出當自動立體面板安裝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上時由成像單元捕獲的圖像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7是示出當2D畫面顯示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時改變畫面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8是示出當3D畫面顯示在根據(jù)本公開實施例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單元上時改變畫面的處理的流程圖。
圖9是示出根據(jù)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自動立體面板中的識別器的示意圖。
圖10是示出當根據(jù)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自動立體面板最初安裝時由成像單元捕獲的圖像的示意圖。
圖11A和圖11B是示出當根據(jù)本公開另一實施例的自動立體面板第二次以及后續(xù)次安裝時由成像單元捕獲的圖像的示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索尼公司,未經(jīng)索尼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6919.7/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彩色圖像和單色圖像的圖像處理
- 圖像編碼/圖像解碼方法以及圖像編碼/圖像解碼裝置
- 圖像處理裝置、圖像形成裝置、圖像讀取裝置、圖像處理方法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解密方法、圖像加密方法、圖像解密裝置、圖像加密裝置、圖像解密程序以及圖像加密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方法、圖像解碼方法、圖像編碼裝置、圖像解碼裝置、圖像編碼程序、以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形成設(shè)備、圖像形成系統(tǒng)和圖像形成方法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 圖像編碼裝置、圖像編碼方法、圖像編碼程序、圖像解碼裝置、圖像解碼方法及圖像解碼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