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備除臭殺菌功能的鞋墊及制造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6698.3 | 申請日: | 2012-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81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魄蔓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魄蔓 |
| 主分類號: | B27M1/06 | 分類號: | B27M1/06;B27L11/08;B27L11/06;A43B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21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備 除臭 殺菌 功能 鞋墊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備除臭殺菌功能的鞋墊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竹纖維產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軟暖、涼爽舒適、抑菌抗菌、綠色環保、天然保健的獨特品質牢握市場脈搏,獨樹一幟。竹纖維織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線作用在經多次反復洗滌、日曬后,仍能保證其原有的特點,這是因為竹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采用高科技生產技術,使得形成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壞。所以其抗菌作用明顯優于其他產品。更不同于其它在后處理中加入抗菌劑、抗紫外線劑等整理劑的織物,所以它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鈺何過敏性不良反應,反而對人體皮膚具有保健作用和殺菌效果,是真正的親膚保健產品,應用領域寬廣。竹纖維面料在床上用品的應用,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一個健康、舒適、涼爽的夏季。竹纖維面料也被業內人士譽為“二十一世紀最具有發展前景的健康面料”。竹纖維雖然有諸多優點,但也有它的弱點。在加工工藝上,再生竹纖維生產工藝過程過長,對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環保問題成了發展再生竹纖維的最大弊端,且其加工過程對竹材原料特性的破壞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再生竹纖維的加I-F藝有待完善。對于天然竹纖維的制取主要有兩個難點:一是竹子單纖維太短,無法紡紗;二是纖維中的木質素含量很高,難以除去。常規的化學脫膠方法工藝流程長,周期長,需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設備腐蝕較嚴重,對環境污染極為嚴重,加工出的纖維質量不夠穩定。而生物脫膠法也有相當大的難度,由竹材自身結構緊密,密度很大,而且細胞組織中又有大量空氣存在,浸漬液很難浸透,勢必延長脫膠時間,且竹子本身具有多種抑菌物質,菌種的選擇也有較困難,因此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織造過程中,由于竹纖維易吸濕、濕伸長大以及塑性變形大的特點,極易脆斷。成衣制造中100%的竹纖維還沒有很好地解決縮水性問題,手感與懸垂性也有待改善。纖維鑒別和檢測技術相對滯后,目前仍然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區分出竹纖維和麻類纖維,因此,市場上不乏有以麻代竹的現象。如何克服以上的不足,進一步推進竹纖維的產業化,將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竹原纖維具有較強的抗菌和殺菌作用,按照AATCC6538對竹原纖維、亞麻纖維、苧麻纖維與棉纖維進行抗菌性能測試,結果見表3。可以看出,竹原纖維與亞麻、苧麻均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是任何人工添加化學物質所無法比擬的,天然、環保、持久、保健等特點與人工加工的抗菌纖維截然不同,且其抗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光譜效應。由于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實驗表明,竹原纖維織物對氨氣的除臭率為70%~72%,對酸臭的除臭率達到93%~95%。另外,葉綠素銅鈉是安全、優良的紫外線吸收劑,因而竹原纖維織物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線功效。
發明內容
竹纖維主要制取技術過程及內容:竹原纖維是采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纖維。
制取過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壓碎分解→生物酶脫膠→梳理纖維→紡織用纖維。
竹材炭化:將老竹材加熱到450~550℃加以炭化,然后進行高溫炭化,即在上述低溫炭化工程后,再度將該炭化物加熱到800~900℃,持續處理)→竹炭活性化(將經過上述兩種加熱處理之后的竹炭進行噴霧處理,竹炭急劇冷卻消火,此時因水的物理與化學作用,竹炭產生復雜多孔質之結構,表面積增加數倍,大幅地提高吸著能力。經過活性化處理的竹炭,其組織結合密度提高,變的極為堅硬。炭素率可達85%以上)→竹炭的粉碎(將前述活性化的竹炭加以粉碎,制成亞納米級的竹炭粉)→均勻分散(將竹炭粉摻入滌綸或粘膠等原漿中并加以攪拌,使其均勻分散在原漿中)→紡絲(從原漿中,透過抽絲設備,抽出含竹炭粉的長絲,也可根據需要切成棉型或毛型的短纖、中長纖維等,從而制得竹炭纖維)。
竹炭纖維:是選用納米級竹香炭微粉,經過特殊工藝加入粘膠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
本發明主要技術參數
平均細度:6dtex
平均強度:3.49CN/dtex
平均長度:9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魄蔓,未經趙魄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66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金屬材料旋壓熔涂裝備及工藝
- 下一篇:雜環間位芳綸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