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光指針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6693.0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63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馮鋼;劉安生;臧軍望;王耀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D13/28 | 分類號: | G01D13/2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張果瑞 |
| 地址: | 150060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指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指針,特別涉及一種導光指針。
背景技術
傳統汽車用組合儀表的布局如圖1所示指針都位于表盤的上面。指針的照明光源是發光二極管,如圖2所示光線通過指針上的反光鏡面a照射到b表面,從而使整個指針發亮。而現在高檔儀表表盤的中央位置會有一塊液晶顯示屏,如圖3所示,液晶屏正好擋住了指針軸,這樣指針要指示到表盤分度線的位置就必須繞開液晶屏。為了實現這種結構形式,指針必須做成Z形狀。目前這種結構形式的指針都是不發光的,照明是通過儀表上方的光源照射指針的上表面,表面反光實現的。這種Z型指針的結構復雜,照明亮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Z型指針的結構復雜,照明亮度差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導光指針。
一種導光指針,它包括“己”字型透明指針和發光二極管,“己”字型透明指針有4個拐點,在“己”字型透明指針內的每個拐點處設置反光面,“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首端為指示端,該“己”字型透明指針的末端為光入射端;
在“己”字型透明指針的末端設置第一反光面a,
發光二極管設置在的“己”字型透明指針末端的下部,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經“己”字型透明指針末端的反光面折射后,先后經4個拐點處的反光面折射后入射到“己”字型透明指針的指示端。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照明光源是發光二極管,光線通過“己”字型透明指針內部的五個反光面反射到“己”字型透明指針的指示端,從而使整個指針發亮,達到其自身導光的效果。
本發明的指針為“己”字型透明指針,將4拐點設置成反光面,自身進行導光,這種設計明顯的拓寬了傳輸光路,提高了照明的亮度,結構比較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汽車用組合儀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表盤,2為印制板,3為發光二極管,4為指針。
圖2為圖1的右視圖。
圖3為圖1中的指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液晶顯示屏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基于本發明的一種導光指針的組裝后的液晶表盤的結構示意圖。5為表盤,6為為液晶屏,7為“己”字型透明指針,8為發光二極管,9為印制板,10為支架側壁。
圖6為本發明的一種導光指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一:結合圖5和圖6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導光指針,它包括“己”字型透明指針7和發光二極管8,“己”字型透明指針7有4個拐點,在“己”字型透明指針7內的每個拐點處設置反光面,“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首端為指示端11,該“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末端為光入射端;
在“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末端設置第一反光面a,
發光二極管8設置在的“己”字型透明指針7末端的下部,發光二極管8發出的光經“己”字型透明指針7末端的反光面折射后,先后經4個拐點處的反光面折射后入射到“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指示端11。
具體實施方式二:本實施方式是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導光指針的進一步說明,所述“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材料為無色透明的PC樹脂。
具體實施方式三:本實施方式為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導光指針的進一步說明,在“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第一個彎曲處的兩個拐點依次設置第二反光面e和第三反光面d,在“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第二個彎曲處的兩個拐點依次設置第四反光面c和第五反光面b。
具體實施方式四:本實施方式為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導光指針的進一步說明,它還包括指針帽12,指針帽12覆蓋在第三反光面d和第二反光面e之間的“己”字型透明指針7的外表面。
由于光源的亮度非常高,光線會通過液晶屏與表盤之間的間隙竄出,或從指針的第三反光面d、e面射出刺眼的光線,影響視覺效果。因此,本實施方式增加了指針帽12,既能夠防止光外泄,還能夠增加指針的亮度。
因此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支架側壁10噴涂無光黑色漆,降低支架側壁10的反光效果來防止竄光。同時如圖6所示在第三反光面d和第二反光面e面之間增加指針帽12防止光線射出。
具體實施方式五:本實施方式為對具體實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種導光指針的進一步說明,
所述發光二極管8為大功率高亮度發光二極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航天科技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669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調制方式檢測方法及終端
- 下一篇:一種可攜式運動捕捉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