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編織物的起口方法及編織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6564.1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18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岡本一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D04B1/00 | 分類號: | D04B1/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和***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編織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使用具備復合針的橫編機用于對編織物的起口部進行編織的編織物的起口方法及適用該起口方法而編織的編織物,該復合針具有針主體和具備2張刀片的導針片。
背景技術
以往,使用至少具備前后一對針床的橫編機來起口編織物的方法已被眾所周知。作為最簡單的起口方法,是通過向前后的針床交替地供給編織紗線編織編織物的起口部的方法。但是,在此方法中,因為在前后的針床之間過渡的過渡紗線容易變長,所以存在起口部變得松弛的危險。為了解決此問題,利用貼補編織起口部的方案已被提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為了利用貼補編織起口部,首先在前后一方的針床上編織成為基端的基端線圈橫列。然后,在將該基端線圈橫列的線圈(對象線圈)向另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上移圈的同時,從編織寬度方向的一端側向另一端側進行供給新的編織紗線而以從該線圈拉出的方式將新線圈形成在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被進行移圈的對象線圈原來被卡定的編織針)上。那樣編織的起口部,如圖4所示,成為卡定在前后的針床上的線圈的沉降弧彼此相互纏繞的起口部。在此起口部中,因為不存在連接線圈之間的紗線長度不必要地變長的情況,所以成為繃緊的起口部。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4-7324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使用了上述專利文獻1所示的貼補的起口方法,是在橫編機的編織針為舌針的情況下的有效的方法,在橫編機的編織針為具有針主體和具備開閉針主體的鉤的2張刀片的導針片的復合針(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第2917146號公報)的情況下是不適當的方法。如果由具備復合針的橫編機進行專利文獻1的起口方法,則如圖5所示,因為基端線圈橫列的線圈和新線圈成為不相互纏繞的狀態,所以不能夠編織與圖4相同的起口部。另外,不言而喻,在按照與專利文獻1相同的順序的情況下,只是不能夠由復合針形成與圖4相同的起口部,并不是不能由復合針起口編織物。
上述問題是由于用于由舌針和復合針在相向的針床之間進行線圈的移圈的結構不同而產生的,該復合針具有導針片,該導針片具備2張刀片。在舌針的情況下,為了利用在線圈的移圈時處于舌針的側面上的葉片,相向的針床的舌針彼此在針床的長度方向偏移一些。與此相對,在具有具備2張刀片的導針片的復合針的情況下,因為是由相向的復合針的鉤取下被保持在處于刀片的齒口側前端的舌上的線圈的結構,所以相向的針床的復合針的鉤彼此在針床的長度方向未偏移。
如上所述,在使用與舌針結構不同的復合針的橫編機中,為了編織通過使連接被卡定在前針床上的線圈彼此的編織紗線和連接被卡定在后針床上的線圈彼此的編織紗線相互纏繞形成的起口部,要求全新的想法。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的情況做出的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橫編機能夠通過貼補編織起口部的編織物的起口方法及具有適用該方法而編織的起口部的編織物,該橫編機具備復合針,該復合針具有針主體和導針片,該導針片具備2張刀片。
為了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編織物的起口方法,通過使用橫編機,在將與構成在前后任何一方的針床上形成的基端線圈橫列的對象線圈連續的新線圈形成在該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上的同時,進行將上述對象線圈向另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移圈的貼補,編織編織物的起口部,該橫編機至少具備前后一對針床,能夠在前后的針床之間進行線圈的移圈,上述編織物的起口方法的特征在于,上述針床具備的編織針是復合針,該復合針具有針主體和導針片,該導針片具備2張刀片,在此情況下,通過將上述對象線圈從上述另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向上述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移圈,同時將上述新線圈從上述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向上述另一方的針床的編織針移圈,從形成當初的卡定位置調換在上述針床的相向方向上的上述對象線圈和上述新線圈的卡定位置,由這些調換了卡定位置的上述對象線圈和上述新線圈形成上述起口部。
參照圖1簡單地說明本發明編織物的起口方法的概要。另外,圖1中的短線表示前針床(以下稱為FB)或后針床(以下稱為BB)的編織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65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