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熵判決最優差分編碼的LZW壓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6439.0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102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贊;胡易俗;劉向麗;司江勃;韓維佳;郝本建;潘蕾;王彬哲;任蕓梅;陳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M7/30 | 分類號: | H03M7/30 |
| 代理公司: | 陜西電子工業專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華;朱紅星 |
| 地址: | 71007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判決 最優 編碼 lzw 壓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數據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LZW(Lempel-Ziv-Welch)壓縮方法, 適合于無線傳感器網絡中慢變數據壓縮。
背景技術
無線傳感器網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采集數據,并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相應的處理, 然后發送到接收端。多個傳感器節點產生大量的數據,如果不進行相應的處理而直接 進行傳輸,這樣會消耗大量的節點能量。數據壓縮可以減少數據的傳輸量,對于節省 傳感器節點能量和帶寬具有重要的意義。
1977年以色列教授Jcacob?Ziv和Abraham?Lempel提出了著名的LZ77算法,并 于1978年對其進行改進,這就是LZ78,打開了基于字典壓縮的大門。Terry?A.Welch 在1984年對該算法進行改進,就形成了現在的LZW(Lempel-Ziv-Welch)壓縮編碼。 LZW算法采用了一種先進串表的無損數據壓縮算法,將每個第一次出現的串放在一 個串表中,用一個數字來表示串,如果新的組合數據再次出現時,即可用表示它的數 字來代替,并將這個數字存入文件中,壓縮文件只存儲壓縮后數據和極少原始數據的 特征數據。解壓時先根據原始數據特征建立初始字典表,然后根據接收的數據逐漸建 立字典,并把對應數據的串提取解壓出來。它的特點是在壓縮和解壓縮的過程中都能 正確的建立這個字典,壓縮或解壓縮完成后,這個字典又被丟棄。它是一種穩定有效 和快速的壓縮方法,在常用的PKZIP等壓縮軟件也用該算法,這種算法主要用在圖 像數據、文本程序壓縮中。現有的LZW改進算法主要是改進字典的存儲類型、輸出 碼字長度優化和對數據壓縮存儲長度的改進,然而對于慢變的數據直接進行LZW壓 縮,雖然有一定程度的壓縮比,壓縮比提高并不明顯。因此如何改進無線傳感器網絡 中LZW壓縮算法,提出快速有效的壓縮算法和LZW改進的壓縮算法就顯得尤為必 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基于熵判決最優差分編碼 的LZW壓縮方法,以有效壓縮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緩慢變化數據,實現最優壓縮比。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利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慢變的數據,采用多次差分編 碼,通過計算熵值確定最優差分編碼次數,最后進行LZW壓縮、LZW解壓縮和m 次差分解碼,得到原始數據。具體步驟如下:
(1)設原始數據為x0(i),i=1,2,…,N,N為原始數據的長度,則第m次差分編 碼后數據xm(i)為:
xm(i)=xm-1(i)-xm-1(i-1)
其中設定xm-1(0)=0,i=1,2,…N,m=1,2,3,…,xm-1(i)為第m-1次差分編碼后 的數據;
(2)計算第m次差分編碼后數據xm(i)的熵Hm(x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未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643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消息隊列控制方法,及服務器
- 下一篇:顯示裝置的內存架構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