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危巖外表裂隙拉結加固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6171.0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76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曾祥勇;李和軍;楊帥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7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張先蕓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表 裂隙 加固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危巖體治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危巖外表裂隙拉結加固方法。
?
背景技術
危巖體是在陡峭的巖石邊坡上存在的一些搖搖欲墜的巖塊,在某些因素影響下,危巖體將會墜落下來形成崩塌,因而危巖體必須及時進行治理,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提高危巖體處治技術水平,防治危巖體災害,對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傳統的錨固技術采用正面穿透危巖體及危巖體與母巖體間的破裂面后進入母巖體的方式進行加固,對危巖體的破壞很大,如果錨桿量大密集,則對危巖體的潛在支解分體破壞作用更甚。此外,傳統的錨固技術在正面穿透危巖體進行施工,錨桿施工部位位于尚未加固好的危巖體下方,在施工過程中保障安全性,即避免施工的擾動導致危巖體及(鉆孔所致)破裂碎塊的塌落在客觀上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專門投入進行防范。另外,傳統的錨固技術由于需先穿透危巖體再進入母巖體,需要的錨桿鋼筋長度往往較長,如果危巖體量或危巖體與母巖體間的裂面縫隙較大,則錨桿鋼筋長度則更甚,容易造成經濟上的浪費。
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危巖體錨固技術進行改進,避免其對危巖體的穿透性破壞,同時,避免在危巖體正面下方進行錨固施工,保障施工安全,另外,盡量減少錨桿的長度,節省錨桿用量,達到安全、有效、經濟節約的工程目的。
?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危巖外表裂隙拉結加固方法,使危巖體的加固治理達到安全、有效和經濟節約的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1、一種危巖外表裂隙拉結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分析危巖體穩定性,根據危巖體的加固治理的穩定系數要求,計算得出錨桿的橫截面面積及錨桿的數量;
2)分別在縫隙兩側的危巖體及母巖體上的合適位置鉆取若干組錨孔,所述錨孔的深度為0.5m—6.5m,母巖體或危巖體上相鄰兩錨孔之間的間距不小于1.25m;
3)根據需要制作錨桿,所述錨桿包括錨固段和連接段,在錨桿的錨固段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數個對中裝置;
4)清孔后,將錨桿的錨固段分別置入危巖體及母巖體的錨孔之中并灌水泥砂漿錨固,水泥砂漿的強度等級為M25—M35,以提供足夠的粘結錨固強度,待灌漿凝固且強度達到要求;
5)利用連接桿將每一組錨孔內的兩錨桿相連,所述連接桿的長度等于或小于同組的兩錨桿的連接段端部之間的距離,連接時通過機械套筒將連接桿的兩端與兩錨桿的連接段螺紋連接。當所述連接桿長度小于同組的兩錨桿的連接段端部之間的距離時,通過拉伸連接桿及連接桿兩端的錨桿,并采用機械套筒連接緊固,從而使得連接完成后的連接桿內具有預應拉力,完成拉結加固。
進一步地,再將危巖體與母巖體之間的裂隙內部及周邊清理干凈,視裂隙大小情況在縫內置入鋼絲網,同時在危巖體與母巖體的交接表面處亦鋪設鋼絲網覆蓋裂隙周圍的危巖體及母巖體區域,在縫內灌水泥砂漿,并在表面覆蓋的鋼絲網上澆筑水泥砂漿。
進一步地,所述對中裝置由繞錨桿的錨固段一周均勻分布的3個支腳組成,所述支腳與錨桿的錨固段焊接固定在一起,且支腳與錨桿之間具有30°—60°的夾角。
進一步地,所述錨桿經過防腐處理。具體實施時可采用在錨桿表面刷防腐油漆或防腐涂料,如環氧樹脂防腐涂料,環氧樹脂防腐涂料作為一種現有的成熟產品,使用方便,同時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該錨桿采用帶肋鋼筋,這樣錨固效果更好。
進一步地,所述錨孔傾斜設置;方便灌漿操作,達到最佳灌漿效果,保證施工質量。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該方法僅需在危巖體表面及母巖體表面進行分別進行的短距離鉆孔,并從兩者外表面將分別置入兩錨孔內的錨桿進行連接,避免了傳統的穿透危巖體進入母巖體錨固,從而減輕了對危巖體本身的破壞,通過在危巖體與母巖體間的裂隙附近進行短距離拉結的形式進行危巖體加固,能有效的就近將拉接力傳遞到危巖體內,避免危巖體在失穩時大變形的產生;
2、該方法沿母巖體與危巖體之間的裂隙對危巖體進行拉結加固,能可靠控制危巖體裂隙的繼續開展,促使危巖體與母巖體相結合,由此提高危巖體的穩定性;同時,連接桿具有預應拉力,能減小縫隙,加強耐久性,拉結效果更好;
3、該方法適用于山區各類量大面廣的危巖體加固,施工簡便,安全可靠,且與傳統的穿透式錨桿支護相比具有很好的經濟性,是危巖體加固的有效手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61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