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定位識別管理平臺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5199.2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28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智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8 | 分類號: | G06Q10/08;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技術 定位 識別 管理 平臺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定位識別管理平臺。
背景技術
物聯網概念起源于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書,在《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
已經提及物聯網概念,只是當時受限于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設備的發展,并未引起重視。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國際電信聯盟于2005年正式提出物聯網概念,而今年奧巴馬就職演講
后對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積極響應后,物聯網再次引起廣泛關注。而我國官方近期對傳
感網(物聯網的另一稱謂)的多次提議表示我國物聯網的發展也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同時
也表明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將加快。
所謂“物聯網”(Internet?of?Things),指的是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節
點、射頻識別(RFID)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平臺、激光掃描器等種種裝置與互聯網結
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物聯網框架應該由安全的API接口、骨干網絡、可通過標準
接口接入到骨干網絡的設備網緒構成。
物聯網又稱“傳感網”,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二十世紀計算機科學
的一項偉大成果,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變化,然而在目前,網絡功能再強大,網絡
世界再豐富,也終究是虛擬的,它與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還是相隔的,在網絡世界中,很
難感知現實世界,很多事情還是不可能的,時代呼喚著新的網絡技術。
RFID誕生于二戰期間,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術的縮寫,指
利用無線射頻傳輸技術來存儲數據和檢索數據的過程,是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
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RFID在訪問控制、人的識別平臺、物品完整性、防盜以及軍事上用途廣泛,很多大型零售企業更是對RFID表現出濃厚興趣。國內RFID的發展也方興
未艾,不僅有相關的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所積極推進RFID的標準化和研究工作,同時RFID的
商用前景也吸引了國內通信、電子和自動化領域的眾多廠商參與,商用化進程開始啟動。
RFID的基本組成部分: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閱讀器(Reader):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通常情況下,RFID的應用平臺主要由讀寫器和RFID標簽兩部分組成的,其中,讀寫器一般作為計算機終端,用來實現對RFID標簽的數據讀寫和存儲,它是由控制單元、高頻通訊模塊和天線組成。而RFID標簽則是一種無源的應答器,主要是由一塊集成電路(IC)芯片及其外接天線組成,其中RFID芯片通常集成有射頻前端、邏輯控制、存儲器等電路,有的甚至將天線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RFID應用平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RFID標簽進入讀寫器的射頻場后,由其天線獲得的感應電流經升壓電路作為芯片的電源,同時將帶信息的感應電流通過射頻前端電路檢得數字信號送入邏輯控制電路進行信息處理;所需回復的信息則從存儲器中獲取經由邏輯控制電路送回射頻前端電路,最后通過天線發回給讀寫器。
本發明在物聯網的架構下,通過RFID讀寫器對RFID標簽的識別與計算機終端軟件的結合,實現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定位識別管理平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大型公司以及物品較多,管理人員對物品管理較為不便,不易迅速查找定位等缺點,提出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定位識別管理平臺,該平臺由RFID讀寫器、RFID射頻標簽、終端設備、平臺軟件和終端軟件五部分構成。五部分相互協作實現了從物品信息的采集、傳輸、網絡轉換到終端用戶查詢、物品定位的一體式服務。最終目的是開發出人性化,智能化,高性能,較強自適應能力,極高集成度的物聯網框架下的物品管理平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智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智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519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物聯網的消火栓智能監測裝置
- 下一篇:健脾養血保健飲料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