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難選共生尾礦中有效分離回收錫和鐵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3952.4 | 申請日: | 201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8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濤 |
| 主分類號: | B03B7/00 | 分類號: | B03B7/00;B03B4/00;B03B5/52;B03B1/00;B03C1/02 |
| 代理公司: | 紅河州專利事務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躍平 |
| 地址: | 661000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共生 尾礦 有效 分離 回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難選共生尾礦中有效分離回收錫和鐵的方法,屬選礦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有世界錫都之稱的云南個舊錫礦區,存在大量錫鐵共生的礦產資源,這種資源的特點就是錫和鐵共生,錫以錫石的形式賦存于鐵礦物之中,錫石嵌布粒度細,與鐵的礦物互相包裹穿插。有相當一部分錫石粒度極細,即使磨礦到幾百目的粒度也不能使其與鐵礦物實現單體解離。隨著選礦的進行,好選的錫石都已大部分被回收,剩下難拿難選的部分被排入尾礦,棄之山坳,進入尾礦庫大量堆存。經過上百年的累積,這種老尾礦已經有上億噸的存量,除了給環境造成潛在的威協之外,也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使其中的錫和鐵金屬白白浪費掉。
無論是原生的硫化礦型錫尾礦,還是次生的氧化礦型錫尾礦都有上述錫鐵共生的特點,都存在資源利用水平不高,固廢物排放嚴重的問題。從歷年來的排放情況來看,這種難選共生尾礦一般含錫僅有0.18-0.2%以下,而鐵品位卻高達30-40%。有時即使錫品位達到1.8%,要實現錫鐵分離也是相當困難的。從理論上說,這種資源還可以回收其中的錫金屬,同時還可以回收鐵,但從目前的技術和經濟角度分析,這種資源回收錫要增加磨礦費用,要多種選礦作業,成本的增加可能導致經濟上得不償失,而鐵精礦一是品位較低,雜質含量也重,要使其成為合格的鐵精礦,真正成為鋼鐵廠的煉鐵原料還要進行多種處理,弄不好也會使鐵精礦產品的價格大受影響,甚至被煉鐵廠拒收。
因此,這種資源長期以來一直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怎樣使這種資源變得食之有味,使大部分被有效利用是目前為止還沒有解決好的歷史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難選共生尾礦中有效分離回收錫和鐵的方法,這種方法應有特點是工藝流程相對簡短、操作方便,能從中分離出錫中礦和商品鐵精礦,金屬回收率高,排放少,產品質量指標穩定可靠,以及投資小,見效快,成本低,以此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提出的這種難選共生尾礦中有效分離回收錫和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有如下步驟:
(1)將難選共生尾礦磨礦至-200目大于68%;
(2)用搖床分離產出部分含錫大于3%的錫富中礦;
(3)搖床尾礦用磁選機在磁場強度6000-9000奧斯特的條件下分離得含鐵50-53%的鐵精礦;
(4)對磁選尾礦再上搖床進一步分離得出錫富中礦。尾礦排入尾礦庫存放。
第(1)步的磨礦為兩段磨礦,第一段為開路磨礦,入磨前經螺旋分級機先行分級,將-200目溢流分出,以減輕磨礦負擔,提高效率,一段磨礦后產物與溢流一起進行旋流器分級,沉沙進入第二段閉路磨礦,二段磨的產物經兩次旋流器分級分成沉沙和溢流,沉沙和溢流分別上一段搖床和礦泥搖床選別得錫富中礦,控制錫富中礦的錫品位大于3%。
礦泥搖床和一段搖床的其他產物上磁選前先進行分泥斗和旋流器的濃縮,以保證磁選入選的濃度。
磁選可以進行一次精選一次掃選,以確保鐵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
磁選尾礦進行二段搖床選別,以補充分離得錫富中礦。
本發明以錫鐵致密結合的難選共生尾礦、低品位礦為原料,采用磨礦和重-磁-重聯合的流程處理獲得錫富中礦和商品鐵精礦,工藝簡短精干,流程結構合理,操作簡便,投資小,見效快,生產成本低廉,對原料變化的適應性較強,易于工業化實施,推廣前景好。
經過實踐證明,本發明普遍適合于處理錫石-氧化鐵礦型、錫石-氧化鐵-褐鐵礦型和錫石-氧化鐵-菱鐵礦型的低品位礦和難選共生尾礦,獲得錫富中礦、鐵精礦和少量尾礦,錫富中礦品位大于3%,回收率大于50%;鐵精礦品位達50-53%,回收率大于80%。占原料60-90%的部分都成為有用的產品,最終丟棄的部分只占10-40%,對環境的壓力明顯降低,資源利用水平大大提升,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發明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用實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積極技術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濤,未經陳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39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