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車身后裙板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3026.7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0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昝建明;舒玉光;晏邵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祿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車身 后裙板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車身部件,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車身后裙板。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在重視車身是否開裂等傳統安全性能的同時,已越來越重視汽車的NVH(Noise,噪聲;Vibration,振動;Harshness,不舒適性)性能,NVH性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款車暢銷與否。因此,各大汽車廠家均大力氣提升汽車的NVH性能,普遍做法是降低汽車激勵源振動或者在汽車車身上聲學包裝,以降低客戶端的振動噪聲,往往方法困難或者成本增加;而在傳遞振動噪聲的車身鈑金面板(閉合件、頂蓋、地板、前圍板、后裙板等面板結構)上的結構優化設計較為滯后,通常也是增加鈑金厚度、增加局部加強板來提高鈑金件剛度避免傳遞振動噪聲。以上均降低了汽車性價比。故需要一種剛度高、重量輕、振動性能好的汽車鈑金結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本車車身后裙板剛度較弱而易引起振動噪聲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剛度高、重量輕、能降低整車振動和噪聲水平的汽車車身后裙板。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后裙板,包括板體,其特征是:在所述板體的左下部設有第一“X”形加強筋,在所述板體的右下部設有第二“X”形加強筋;
在所述板體的中上部設有第一橫向加強筋,在所述板體的中下部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橫向加強筋、第三橫向加強筋和一道“S”形加強筋;
在所述第一橫向加強筋與第二橫向加強筋之間設有第一豎向加強筋和第二豎向加強筋,這兩道豎向加強筋和兩道橫向加強筋連接形成?“口”形結構。
所述的一種汽車車身后裙板,在所述“S”形加強筋與第二“X”形加強筋之間,還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四橫向加強筋和第五橫向加強筋。
進一步,所述“S”形加強筋的中段邊緣與第一“X”形加強筋和第二“X”形加強筋的下端齊平。
進一步,所述第五橫向加強筋的長度大于第四加強筋,且第五橫向加強筋的下邊緣與第二“X”形加強筋的下端齊平。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由于設置了第一“X”形加強筋和第二“X”形加強筋,從而提高了該處的局部剛度,避免了在該起筋處增設加強板,降低了車身重量,節約了成本;
2)由于兩道橫向加強筋和兩道豎向加強筋連接呈“口”字形,使得該處鈑金的靜剛度和動剛度顯著提高,提升了抗振動性能;
3)由于橫向加強筋、豎向加強筋和“X”型加強筋相互配合,提升了整個后裙板的剛度性能,對節約成本、降低整車振動和噪聲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后裙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結構。
參見圖1所示的一種汽車車身后裙板,板體為鈑金構件,在板體1的左下部設有第一“X”形加強筋2,在所述板體1的右下部設有第二“X”形加強筋3;
在板體1的中上部設有第一橫向加強筋4,在板體1的中下部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二橫向加強筋5、第三橫向加強筋6和一道“S”形加強筋7;
在第一橫向加強筋4與第二橫向加強筋5之間設有第一豎向加強筋8和第二豎向加強筋9,這兩道豎向加強筋和兩道橫向加強筋連接形成?“口”形結構。
進一步,在“S”形加強筋7與第二“X”形加強筋3之間,還從上至下依次設有第四橫向加強筋10和第五橫向加強筋11。
進一步,“S”形加強筋7的中段邊緣與第一“X”形加強筋2和第二“X”形加強筋3的下端齊平。
進一步,所述第五橫向加強筋11的長度大于第四加強筋10,且第五橫向加強筋11的下邊緣與第二“X”形加強筋3的下端齊平。
第一“X”形加強筋2和第二“X”形加強筋3的寬度約20mm。
第一豎向加強筋8和第二豎向加強筋9布置于后裙板中部,寬度約25mm,相對于XZ(Y=0)平面左右對稱,兩者相距約50mm,豎向長度約90mm。
“S”形加強筋7的右段向上傾斜彎曲延伸,與第二“X”形加強筋3共同包裹第四橫向加強筋10和第五橫向加強筋11。
以上各加強筋的起筋方向均向車身后方(正X方向),起筋高度約5mm,并依據工藝成型等因素決定其起筋倒角。
后裙板上其它特征筋、孔位信息依據后裙板的功能、與周邊車身結構匹配決定其布置及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302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循環水阻垢劑
- 下一篇:mTOR作為標靶在篩選治療尼古丁成癮藥物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