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醫藥生產系統的軟水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2684.4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95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陳繼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2 | 分類號: | C02F1/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醫藥 生產 系統 軟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水器,尤其是涉及用于醫藥生產系統的軟水器,用于對原水進行軟化處理。?
背景技術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從空中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水侵蝕巖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地球表層水體構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帶有一定的鹽分,加上常年的積累和蒸發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不能被直接飲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鹽水。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歐亞大陸上的里海是最大的咸水湖。水的硬度最初是指鈣、鎂離子沉淀肥皂的能力。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其中包括碳酸鹽硬度?(即通過加熱能以碳酸鹽形式沉淀下來的鈣、鎂離子,故又叫暫時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即加熱后不能沉淀下來的那部分鈣、鎂離子,又稱永久硬度)。硬度高于8度的水為硬水。水中有些金屬陽離子,同一些陰離子結合在一起,在水被加熱的過程中,由于蒸發濃縮,容易形成水垢,附著在受熱面上而影響熱傳導,我們抒水中這些金屬離子的總濃度稱為水的硬度。如在天然水中最常見的金屬離子是鈣離子(Ca2+)和鎂離子(Mg2+),它與水中的陰離子如碳酸根離子(CO32-)、碳酸氫根離子(HCO3-)、硫酸根離子(SO42-)、氯離子(CL-)、以及硝酸根離子(NO3-)等結合在一起,形成鈣鎂的碳酸鹽、碳酸氫鹽、硫酸鹽、氯化物、以及硝酸鹽等硬度。水中的鐵、錳、鈄等金屬離子也會形成硬度,但由于它們在天然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計。因此,通常就把Ca2+、Mg2+的總濃度看作水的硬度。水的硬度對鍋爐用水的影響很大,(含較多的鈣鎂化合物)。硬水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鍋爐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險,不僅浪費燃料,而且會使鍋爐內管道局部過熱,易引起管道變形或損壞;人長期飲用危害健康。硬水加熱會有較多的水垢。?
在醫藥生產過程中,由于需要采用大量的水作為溶液,溶液中含有各種藥用成分,藥用成分都是化學物質組合,但是溶液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形成了硬水,使得溶液的藥用成分受到影響,而且長期存放下有沉淀物產生,使得藥品的質量受到影響,無法滿足使用,甚至造成醫療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用于醫藥生產系統的軟水器,該軟水器結構簡單,原理簡便,去除效果好,通過樹脂粒子將水中的礦物質比例含量降低,使得液態水滿足藥品生產過程的需要,提高了藥品的質量。?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用于醫藥生產系統的軟水器,包括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的盛水罐,所述盛水罐內設置有軟水處理系統,軟水處理系統分別與進水口和出水口連通。?
所述軟水處理系統包括若干樹脂粒子構成的樹脂粒子層,所述樹脂粒子堆積在盛水罐內部,且進水口設置在樹脂粒子的上方。?
所述盛水罐內壁的底部上設置有汲水器,汲水器設置在樹脂粒子層的內部,且汲水器與出水口連接。汲水器也可以不設置在樹脂粒子層內部,設置在樹脂粒子層下端也能實現效果。?
所述盛水罐內設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一端與出水口連通,另一端與汲水器連通。?
所述盛水罐頂部設置有控制閥,所述控制閥分別與進水口、出水口以及出水管連通。控制閥對進水口、出水口以及出水管的動作過程進行控制。?
所述盛水罐采用鋼化玻璃制成。?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軟水器結構簡單,原理簡便,去除效果好,通過樹脂粒子將水中的礦物質比例含量降低,使得液態水滿足藥品生產過程的需要,提高了藥品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1—控制閥;2—出水口;3—進水口;4—盛水罐;5—樹脂粒子;6—出水管;7—汲水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僅限于此。?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268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