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2222.2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1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紹普;邢海軍;王興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F9/53 | 分類號: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榮文 |
| 地址: | 05004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圈 組件 方便 流變 阻尼 | ||
1.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包括阻尼缸筒、線圈組件(14)、活塞(6)、活塞桿(8)和磁流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組件(14)固定在所述阻尼缸筒的外側,所述阻尼缸筒上設有磁流變液流動通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缸筒包括缸底(2)、浮動活塞(4)、上蓋(9)、內層缸筒(12)和外層缸筒組件(13),所述浮動活塞(4)、上蓋(9)和內層缸筒(12)所形成的腔體為磁流變液腔,所述內層缸筒(12)的上端和下端設有通流孔(121),活塞(6)在上下通流孔(121)之間做往復運動,內層缸筒(12)和外層缸筒組件(13)之間形成磁流變液流動通道,缸底(2)、浮動活塞(4)和內層缸筒(12)之間形成蓄能腔,蓄能腔內充有氮氣,用于補償活塞桿(8)伸縮時磁流變液腔的體積變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缸筒(12)的制作材料為高磁導率軟磁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缸筒組件(13)的上部和中部為不導磁段(131)和導磁段(132)間隔設置的結構,下部為不導磁段(131)結構,導磁段(132)和不導磁段(131)之間焊接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磁段(132)的制作材料為高磁導率軟磁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組件(14)包括導磁套筒(142)、導磁環(143)、電磁線圈(144)和線圈纏繞體(145),多個電磁線圈(144)位于所述線圈纏繞體(145)的外側,電磁線圈(144)和電磁線圈(144)之間通過導磁環(143)進行分隔,導磁套筒(142)、兩個導磁環(143)和線圈纏繞體(145)之間形成的環狀腔體結構將單個電磁線圈(144)封閉在其內,所述線圈組件(14)的上下端部的導磁環(143)與所述線圈纏繞體(145)固定連接,在所述導磁套筒(142)上設有電磁線圈引出孔(1421),電磁線圈(144)和電磁線圈(144)之間串聯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組件(14)的上下端部的導磁環(143)上設有螺紋通孔,所述線圈纏繞體(145)的上下端部設有光孔,上下端部的導磁環(143)通過緊固螺釘(141)與線圈纏繞體(145)固定連接,線圈組件(14)通過緊固螺釘(141)與阻尼缸筒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線圈纏繞體(145)的結構與外層缸筒組件(13)的上中部結構相對應,線圈纏繞體(145)為導磁段(132)與不導磁段(131)間隔設置的結構,線圈纏繞體(145)上導磁段(132)和不導磁段(131)的長度和外層缸筒組件(13)上導磁段(132)和不導磁段(131)的長度一致。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線圈組件裝拆方便的磁流變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磁套筒(142)、導磁環(143)制作材料為高磁導率軟磁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家莊鐵道大學,未經石家莊鐵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222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輸油軟管安裝方法
- 下一篇:用于表層取水的進水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