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浸出槽的雙向攪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71804.9 | 申請日: | 201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86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范祥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金翔鈦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20 | 分類號: | B01F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浸出 雙向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物攪拌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化工、冶金用浸出槽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浸出槽是在常壓和低于373K溫度下實現浸出作業的液固反應器。在有色金屬提取冶金中應用較廣泛的浸出槽主要有滲濾槽、壓縮空氣攪拌槽、機械攪拌槽、空氣與機械聯合攪拌槽及卡邁爾塔。浸出槽攪拌裝置主要包括攪拌軸,位于攪拌軸一端驅動攪拌軸轉動的電機,以及位于攪拌軸另一端承擔攪拌工作的攪拌槳。傳統的攪拌裝置只有一組在水平面內轉動的攪拌槳,由于要保證對浸出槽槽體內混合物的整體攪拌效果,攪拌槳無法安裝在較低的位置,同時也由于攪拌槳自身形狀和轉動方向的限制,其對于浸出槽槽底的攪拌通常效率不高,容易發生沉積。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整體攪拌效果好,防底部堵塞,無沉積,使用壽命更長的用于浸出槽的雙向攪拌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浸出槽的雙向攪拌裝置,包括縱長攪拌軸,設置在攪拌軸一端的電機、聯軸器和支架,以及設置在攪拌軸另一端的第一攪拌槳,所述第一攪拌槳的轉軸沿攪拌軸軸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另一端還設有轉軸垂直于所述攪拌軸軸向的第二攪拌槳。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攪拌槳位于攪拌軸所述另一端的端頭,第一攪拌槳相對于第二攪拌槳位于沿攪拌軸軸向的內側。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攪拌槳具有從相對于攪拌軸的外端到內端逐漸變寬的片狀槳葉。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攪拌槳槳葉邊緣由所述相對于攪拌軸的外端向內端弧形平滑延伸。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攪拌軸的槳葉到第二攪拌軸轉軸,沿攪拌軸軸向的最短距離,大于所述第二攪拌軸槳葉于所述攪拌軸所在平面內的最長寬度。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攪拌槳槳葉從相對于攪拌軸的外端到內端的連線,與自身轉軸間的夾角為30-45度。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攪拌槳包括位于攪拌軸兩側的兩組槳葉,每組兩片,共四片,所述四片槳葉形狀、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內。
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用于浸出槽的雙向攪拌裝置同時包括了水平面內轉動和豎直面內轉動的攪拌槳,形成互相配合大大提高攪拌效率的雙向攪拌裝置,尤其位于底部在豎直面內轉動的攪拌槳可以防止槽底物料沉積,堵塞,保證槽體內從上到下都攪拌均勻,減少沉積物對攪拌槳的阻力,延長攪拌槳使用壽命。設計槽體底部攪拌槳的外形與槽體底部腔形相配合,有利于順暢無阻擋的轉動和防止物料沉積在底部死角。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攪拌裝置相對于浸出槽位置的示意圖;
圖中:1、浸出槽,2、攪拌軸,31、第一攪拌槳,32、第二攪拌槳,321、轉軸,4、機箱,6、聯軸器,8、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浸出槽的雙向攪拌裝置,包括縱長攪拌軸2,設置在攪拌軸2一端的電機、聯軸器6和支架8,以及設置在攪拌軸另一端的第一攪拌槳31和第二攪拌槳32,所述第一攪拌槳31的轉軸沿攪拌軸2軸向,第二攪拌槳32的轉軸321垂直于所述攪拌軸2軸向。所述第二攪拌槳32位于攪拌軸2所述另一端的端頭,第一攪拌槳31相對于第二攪拌槳32位于沿攪拌軸2軸向的內側。所述第二攪拌槳32包括位于攪拌軸2兩側的兩組槳葉,每組兩片,共四片,所述四片槳葉形狀、大小相同且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第二攪拌槳32的每片槳葉從相對于攪拌軸2的外端到內端逐漸變寬,且槳葉邊緣由所述相對于攪拌軸2的外端向內端弧形平滑延伸。另外,每片槳葉從相對于攪拌軸2的外端到內端的連線,與自身轉軸321間的夾角為30-45度。所述第一攪拌槳31的槳葉到第二攪拌槳32轉軸321,沿攪拌軸2軸向的最短距離,大于所述第二攪拌槳32槳葉于所述攪拌軸2所在平面內的最長寬度。所述第一攪拌槳31沿第二攪拌槳轉軸321方向的長度小于第二攪拌槳32沿其轉軸321方向的長度。所述電機設置在機箱4內,控制第一攪拌槳31轉動,所述支架8與機箱4相連,第二攪拌槳32與一微型電機相連,并由微型電機控制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金翔鈦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金翔鈦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18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