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體通管及人體通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1768.6 | 申請日: | 2012-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03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曉義 |
| 主分類號: | A61F2/82 | 分類號: | A61F2/8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銳專利事務所 44275 | 代理人: | 張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體 通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人體通管及人體通道,用以防止或減緩人體通管、人體通道狹窄或再狹窄。
背景技術
人體通管,如人造的支架,人體通道為移植的通道,在臨床上已廣泛使用。但患者使用人造的支架后,短則半年,多則幾年又因管壁不斷增厚,出現不同程度的再狹窄,血流量減少或受到阻塞,病人不得不又要重新做支架手術。再次手術的難度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同樣,移植的人體通道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再狹窄。
眾所周知,心臟產生的動力使帶有粘性的血液在血管中快速流動,在心臟產生動力推動下,粘性的血液從管道內通過,流速越快,產生向外方向對管壁的壓力越大,粘性血液與管壁之間產生的摩擦力就大,這幾乎是血管內全部流體的阻力,首先血管內粘性血液的流體要克服很大的粘性流體阻力,然后才能運動,所以這種向外的壓力和很大的粘性血液產生的摩擦力形成的流體阻力,大大的減緩了流體的流速,同時慢慢地,粘性血液日積月累地附著在血管管壁四周,逐漸使管壁凹凸不平,血液經過時會對管壁產生向外的壓力和摩擦力,而此壓力和摩擦力越大,血管狹窄或再狹窄的機會增加的越大,患者的生命危險就越大。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糖尿病等患者,由于血液的粘性綢度增加,久而久之其與管道之間的摩擦力和對管道內壁向外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從而使帶有粘性和一定綢度的血液很容易附著在管壁,日積月累會使管壁凹凸不平、不斷增厚,并使血管彈性減少、血管通道狹窄或再狹窄,所以做支架手術后的患者,短則半年,多則幾年又出現不同程度的通道再狹窄,又要重做風險更高的手術,甚至很容易造成死亡事故。雖然藥物支架的出現延長了一些使用期,使再狹窄狀況稍有好轉,但遺憾的是人們對常用紫松醇或雷帕霉素的藥物支架出現或減少再狹窄的機理研究不多,術后服用大量擴張血管的藥物來阻止再狹窄,金屬支架也不能擴張,更重要是因為支架內向外壓力和摩擦力形成的再狹窄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效果并不理想,但不管怎么說也優于金屬裸支架。因此藥物支架再狹窄或移植的人體通道再狹窄一直是世界醫學界最為棘手,也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解決有效辦法的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人體通管以及人體通道,在人體通管或人體通道內形成壓力差轉移區,把原來血管向外的對管壁上的壓力方向改變為向內的壓力方向,從而相應粘性血液與管壁上的摩擦力減少,管壁增厚再狹窄的因素減小,長期使用的安全性增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人體通管,包括通管外殼、至少一個擾流條和至少一個支撐架,所述擾流條包括延長流體經過路徑的擾流面,所述通管外殼圍成管道形狀;所述支撐架一端固定在所述管道內壁上,另一端與所述擾流條連接并支撐所述擾流條于所述管道內。
其中,所述擾流條在所述通管內沿與所述通管管道平行的方向設置。
其中,所述擾流面的結構為螺旋狀結構,或為多個弧形結構重復排列而成。
其中,所述擾流面的結構包括圓形、弧形、圓錐形、橄欖形、彈簧形結構中的至少一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人體通道,包括通道、擾流條、支撐架和環形固定器,所述擾流條包括延長流體經過路徑的擾流面,所述環形固定器設置在所述通道的外壁上;所述擾流條通過所述支撐架固定設置在所述通道內,所述支撐架的兩端與環形固定器連接。
其中,在所述擾流條、支撐架、環形固定器至少其中之一內設置有磁性材料;所述人體通道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產生電磁場,通過產生的電磁場控制所述磁性材料,從而使所述擾流條產生可控頻率的振動。
其中,人體通道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環形固定器通過導線電連接,控制所述擾流條產生一定頻率的電流脈沖。
其中,在所述擾流條、支撐架、或環形固定器至少其中之一中設有微型傳感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微型傳感器相連,用于接收、處理接收到的信號。
其中,所述的通管,擾流條,支撐架,或環形固定器,至少其中之一內設置有加熱材料,通過所述控制器來控制所述加熱材料產生熱量。
其中,所述控制器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與所述通道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曉義,未經朱曉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176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