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玉米銑刀夾具及利用該夾具加工雙頭波刃形玉米銑刀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1021.0 | 申請日: | 2012-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9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劍;孫盛麗;姜秀英;徐鵬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02 | 分類號: | B24B3/02;C21D9/22;B23P15/34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46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玉米 銑刀 夾具 利用 加工 雙頭波刃形 方法 | ||
1.一種玉米銑刀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銑刀夾具包括夾具體(1)、螺帽(2)和墊圈(3),所述夾具體(1)為圓柱體,夾具體(1)依次由制成一體的第一圓柱體(1-1)、凸臺(1-4)、第二圓柱體(1-2)及第三圓柱體(1-3)組成,第一圓柱體(1-1)、凸臺(1-4)、第二圓柱體(1-2)及第三圓柱體(1-3)同軸設置,凸臺(1-4)的橫截面為圓形,第一圓柱體(1-1)的直徑小于第三圓柱體(1-3)的直徑,第三圓柱體(1-3)的直徑小于第二圓柱體(1-2)的直徑,第二圓柱體(1-2)的直徑小于凸臺(1-4)的直徑,第三圓柱體(1-3)的外側壁上加工有外螺紋(1-5),墊圈(2)套裝在第三圓柱體(1-3)上,螺帽(2)與第三圓柱體(1-3)螺紋連接,凸臺(1-4)的外圓周面上加工有兩個平面(1-6),兩個平面(1-6)相對于夾具體(1)的中心軸線對稱設置,第三圓柱體(1-3)的端面的中心處設有頂尖孔(1-7)。
2.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玉米銑刀夾具加工雙頭波刃形玉米銑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用棒料,下料,車內孔、外圓周面及兩端,內孔車至名義尺寸-0.4~-0.5,外圓車至名義尺寸+0.6~+0.7,切削參數是:轉速為160~180r/min,進給量為0.2~0.25mm/r,切削深度為1.5~2mm;
步驟二:銑圓周齒,制成銑刀齒坯;切削參數是:轉速為190~200r/min,進給量為0.1~-0.15mm/r,切削深度為6.5~7mm,螺旋角為35°,圓周齒等分誤差小于0.1mm;
步驟三:將銑刀齒坯進行熱處理;熱處理的淬火硬度為HRC63~66;熱處理的過程是:先將銑刀齒坯預熱,預熱溫度為540~550℃,預熱時間為2h;然后將經預熱后的銑刀齒坯放入中溫爐內加熱,加熱溫度為840~850℃,加熱時間為16min;再將經中溫加熱后的銑刀齒坯放入高溫爐內加熱,加熱溫度為1220~1240℃,加熱時間為8min,再將經高溫加熱后的銑刀齒坯放入等溫爐內保溫,保溫溫度為580~-600℃,保溫時間為16min,再將經保溫后的銑刀齒坯放入回火爐內回火,回火溫度為540~550℃,回火時間為2h,之后取出自然降溫至室溫;最后再將經回火后的銑刀齒坯再次放入回火爐內回火,回火溫度為540~550℃,回火時間為2h,之后取出自然降溫至室溫;
步驟四:將經熱處理后的銑刀齒坯的兩端面磨削達到光滑狀態;
步驟五:銑刀齒坯磨削加工制成雙頭波刃形玉米銑刀;將兩端磨削后的銑刀齒坯套裝在玉米銑刀夾具的夾具體(1)上,將螺帽2擰緊在夾具體(1)上,銑刀齒坯通過凸臺(1-4)和螺帽(2)夾緊固定,所述夾具體(1)的第一圓柱體(1-1)裝夾在數控磨床主軸刀桿上,尾座頂尖頂在第三圓柱體(1-3)端面上的頂尖孔(1-7)內,夾具體(1)通過尾座頂尖頂緊,利用所述數控磨床磨削銑刀齒坯前角、波刃形刃及后角,前角8~12°,后角8°,最后加工成螺距為3mm、波深為1.2mm的雙頭波刃形玉米銑刀(4);磨削參數是:使用B91的CBN砂輪,其中:B91指粒度;CBN指立方氮化硼砂輪,所述砂輪直徑為100mm,砂輪線速度為24~26m/s,進給量為50~60mm/min,磨削深度為0.1~0.15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加工雙頭波刃形玉米銑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步驟六:在所述雙頭波刃形玉米銑刀(4)的表面進行TiN涂層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102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