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礦山大產能、低成本嗣后充填采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70216.3 | 申請日: | 201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4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永泉;張傳信;郭金峰;趙繼銀;喻六平;劉培正;張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41/16 | 分類號: | E21C41/16;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市金橋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發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礦山 產能 低成本 嗣后 充填 采礦 方法 | ||
1.一種地下礦山大產能、低成本嗣后充填采礦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工藝流程進行:
1)將井下厚大礦段組合劃分為多個開采盤區(1);
2)在各個盤區(1)劃分成3~6個連續采場(2),在盤區(1)邊緣劃出一個盤區間柱(3),垂直方向上布置有盤區頂柱(4)和盤區底柱(5);
3)按照采準工程設計完成相應的采準工程:完成沿脈巷道(8)、穿脈巷道(9)、人行通風天井(13)、溜井(14)、出礦巷道(10)、出礦進路(12)、拉底巷道(16),根據礦巖情況,進行巷道支護,保證支護質量;
4)中深孔拉底形成塹溝(11):利用礦房拉底巷道(16)采用中深孔爆破、切割形成拉底空間,最終形成采場塹溝(11);
5)盤區采場(2)回采落礦:采用鑿巖爆破爆落礦石(7),自重落于采場塹溝(11);
6)利用底部結構將礦石(7)鏟運至溜井(14)卸礦:在出礦進路(12)中通過井下鏟運機鏟裝塹溝(11)中將爆落礦石(7)倒入溜井(14);
7)盤區采場(2)回采出礦完畢:重復5)、6)工序,利用遙控鏟運機解決殘礦的裝運問題,直至盤區采場(2)出礦完畢;
8)盤區采場(2)尾砂膠結充填、達到設計強度:對盤區采場(2)通道封閉,封閉墻強度滿足設計要求后,通過充填巷道(15)對盤區采場(2)實施尾砂膠結充填,形成盤區充填體(6),保證充填接頂效果;
9)回采相鄰盤區(1)內采場(2):對已經開采完畢的盤區采場(2)進行尾砂膠結充填、達到設計強度,重復4)、5)、6)、7)工序,回采相鄰盤區采場(2);
10)相鄰盤區采場(2)尾砂充填:采用尾砂充填對相鄰盤區采場(2)進行充填;
11)布置盤區間柱(3)采準工程:根據工程地質及井下礦巖穩定情況,進行盤區間柱(3)回收設計,布置相應采準工程;
12)部分回收盤區間柱(3):根據設計及工程狀況,采用淺孔或中深孔回收盤區間柱(3)中部分礦石資源,至回收結束;
13)盤區間柱(3)充填:封閉相關通道,對盤區間柱(3)回收后留下的空間進行充填,消除采空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礦山大產能、低成本嗣后充填采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盤區(1)長度60~100m、盤區間柱(3)寬度20~30m;盤區采場(2)數量4~6個;每個盤區采場(2)寬度10~18m、長度30~90m、高度40~90m;盤區頂柱(4)和盤區底柱(5)的高度分別為10~15m。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礦山大產能、低成本嗣后充填采礦方法的采場結構,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個盤區(1)內的采場(2)數量為4~5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礦山大產能、低成本嗣后充填采礦方法的采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采盤區所處礦段礦體和圍巖堅固穩定、完整性好,完整性系數不小于0.8,抗壓強度不小于80MP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7021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啤酒花的干燥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水洗露骨料彩色混凝土外掛墻板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