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及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9251.3 | 申請日: | 2012-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1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遺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正中路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4/28 | 分類號: | C04B24/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吳紅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提高 瀝青路面 高溫 穩定性 溫拌抗 車轍 生產 方法 | ||
1.一種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材料:有機化合物10~5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10~60份,高密度聚乙烯5~35份,助劑0~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重量份為:有機化合物15~4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20~50份,高密度聚乙烯10~30份,助劑1~4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重量份為:有機化合物20~3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30~40份,高密度聚乙烯15~25份,助劑2~3份。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烷基芴醇、烷基苯并芴醇、烷基二苯并芴醇、烷基芴酮、烷基苯并芴酮、烷基二苯并芴酮和烷基苯并萘并芴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化合物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材料:20%的烷基芴醇、18%的烷基苯并芴醇、16%的烷基二苯并芴醇、12%的烷基芴酮、12%的烷基苯并芴酮、12%的烷基二苯并芴酮和10%的烷基苯并萘并芴酮。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用于提高瀝青路面高溫穩定性的溫拌抗車轍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為0.915~0.940克/立方厘米,所述改性過程中采用的改性劑為聚馬來酸酐十八醇酯、聚馬來酸酐十六醇酯或聚馬來酸酐十四醇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為0.941~0.960克/立方厘米。
7.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拌抗車轍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低密度聚乙烯通過表面接枝改性得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2)將以下材料混合并拌合均勻:有機化合物、改性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助劑;(3)將混合材料加入到螺桿擠出機的料斗中,開啟螺桿擠出機的溫度控制開關,一區的加熱溫度控制為100~115℃,二區的加熱溫度控制為120~130℃,三區的加熱溫度控制為135~145℃,四區的加熱溫度控制在150~165℃,調整螺桿擠出機的轉速為40~60轉;(4)打開漏斗開關,混合料經過螺桿擠出機混合均勻,混煉,擠出圓柱狀半成品;(5)待室溫冷卻后,將圓柱狀半成品放入粉碎機中,粉磨成20目以下的顆粒,制得成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溫拌抗車轍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所述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為0.915~0.940克/立方厘米,所述改性過程中采用的改性劑為聚馬來酸酐十八醇酯、聚馬來酸酐十六醇酯或聚馬來酸酐十四醇酯;所述步驟(2)中,所述有機化合物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材料:20%的烷基芴醇、18%的烷基苯并芴醇、16%的烷基二苯并芴醇、12%的烷基芴酮、12%的烷基苯并芴酮、12%的烷基二苯并芴酮和10%的烷基苯并萘并芴酮;所述高密度聚乙烯相的密度為0.941~0.960克/立方厘米。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溫拌抗車轍劑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材料的重量份為:有機化合物15~40份,改性低密度聚乙烯20~50份,高密度聚乙烯10~30份,助劑1~4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正中路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正中路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925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