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四氯化鈦生產中尾氣和廢水生產氯化鈣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7659.7 | 申請日: | 2012-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495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8-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軍;江書安;王佳林;潘德剛;馮煒光;楊光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11/30 | 分類號: | C01F11/3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專利事務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 地址: | 6501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氯化 生產 尾氣 廢水 氯化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綜合利用四氯化鈦生產中產生的氯化尾氣和氯化鈣廢水生產氯化鈣的方法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現有鈦白粉廠基本都采用硫酸法,鈦礦氯化生產四氯化鈦在鈦業已有廣泛的應用,但主要都是單純的四氯化鈦生產或海綿鈦生產,且爐型較小(直徑最大約2.4-2.6m)。大型沸騰氯化技術(直徑4m以上)作為目前已發展的鈦白粉/四氯化鈦生產技術,無論在爐型,還是配料等方面與現有的沸騰氯化技術均有一定的區別。但與之相應的三廢處理技術卻較為滯后。氯化法生產中產生的尾氣經淋洗后主要含有CO、CO2和N2,其中CO含量根據氯化工況的不同在25%-60%之間,此外含有少量COS。與此同時,氯化廢渣經制漿、中和、壓濾等步驟后產生了大量含CaCl2廢水(其中CaCl2的質量分數約為10%-20%),不能直接排放。由于大型沸騰氯化生產技術尚處于發展階段,廢水廢氣可能因為原料(高鈦渣或金紅石)成分的差異和工況的不穩定(包括開車停車)導致組分及排放量波動很大,這種情況在大型沸騰氯化工藝中尤其突出。有些廠家將氯化尾氣經簡單處理后直接排空,對于含氯化鈣廢水則采用自然蒸發的方式進行處理,既浪費了資源,又造成了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正是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既環保、又節約資源、既排放達標、又綜合利用尾氣和廢水的一種綜合利用四氯化鈦生產中產生的氯化尾氣和氯化鈣廢水生產氯化鈣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利用四氯化鈦生產中尾氣和廢水生產氯化鈣的方法,本發明特征是,?將氯化尾氣送入焚燒爐中焚燒,焚燒溫度為900-1200℃,產生的高溫煙氣經摻風冷卻,摻入風量為12000-15000?Nm3/h;將煙氣溫度降低到550℃-700℃后,送入到多級濃縮塔系統(濃縮塔系統級數視需要決定,一般為2到3級);一部分高溫煙氣在系統高壓引風機的作用下先進入末級濃縮塔,在末級濃縮塔中濃縮氯化鈣液體至質量分數為20%,濃縮后的尾氣和溫度為200-300℃的高溫水蒸汽在系統風機的作用下與另一部分高溫煙氣在管道中混合后進入上一級濃縮塔,在一級塔內進一步濃縮廢液至質量分數為74;冷卻尾氣:如此直至第一級濃縮塔;尾氣冷卻至80-100℃后達標排放;如果CO過量導致尾氣過熱即溫度大于100℃,則須噴水降溫后再進行排放;氯化鈣廢水依次經過多級濃縮后得到高濃度氯化鈣溶液,經制片后得到片狀二水氯化鈣產品;如果CO不足導致末級濃縮塔CaCl2濃度低于74%,即使氯化鈣廢水濃度達不到74%,則須補充煤氣或二甲醚或液化石油氣輔助燃料助燃,其補充量與CaCl2濃度進行連鎖,即補充量一般隨尾氣中CO的量和廢水中氯化鈣的量而改變,以滿足蒸發需要(使氯化鈣廢水濃度達到74%)為準,以保證熱量的穩定供應;如果CO過量,產生了過量煙氣,則需噴水進行冷卻。濃縮原液后的尾氣,從第一級濃縮塔排出,經引風機、汽水分離器后排入大氣廢氣達標(GB16297-1996中表2二級)排放。?
一、本發明效果:
1.廢氣達到GB16297-1996中表2二級的要求,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76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磨煤機磨輥裝置的磨輥耳軸
- 下一篇:一種樹脂塔酸堿廢水回收利用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