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IP監控系統中節約帶寬的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7359.9 | 申請日: | 2012-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8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袁飛;周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6 | 分類號: | H04L12/46;H04L12/741;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ip 監控 系統 節約 帶寬 方法 裝置 | ||
1.一種IP監控系統中節約帶寬的裝置,該裝置應用于多域監控系統的視頻管理服務器(VM)上,其中所述每個域均包括VM、媒體交換服務器(MS)、解碼終端和/或編碼終端,其中每個域的VM以及MS均通過隧道連接至隧道服務端,該裝置包括:
網絡接口單元,用于通過網絡收發報文;
隧道處理單元,用于與隧道服務端建立隧道連接,并通過隧道收發隧道報文;
信令處理單元,用于將本域的MS收流IP地址同步給至少一個對端域VM,接收至少一個對端域同步過來的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將所述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保存到自身的MS列表中,并指示本域的MS探測與所述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之間的連通性,然后將本域MS上報的探測結果對應保存在MS列表中;
其中該信令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在處理本域內終端點播對端域的實況視頻流時,根據MS連通性列表查看本域MS與對端域MS之間是否能夠在非隧道模式下連通,如果不能連通則通知對端VM通過隧道模式引流,如果能連通則通知對端域VM通過非隧道模式引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MS收流IP地址為MS自身IP地址,當所述MS位于本域NAT內部時所述MS收流IP地址為預先配置的NAT出接口IP地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接收本域MS發送過來的攜帶NAT出接口IP地址;其中該NAT出接口IP地址是本域MS通過Upnp協議報文從NAT上獲取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信令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在非隧道模式下可以連通時,將MS列表中該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通知本域MS并指示其向該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發送報文以打通本域的NAT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指示對端域VM采用隧道模式引流包括將本域MS分配到的隧道內層IP地址發送給對端域VM,所述指示對端域VM采用非隧道模式引流包括將本域MS的收流IP地址發送給對端域V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信令處理單元進一步用于在收到對端域VM發送的引流請求時,將對端域發送過來的對端域MS的隧道內層IP地址或者該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發送給本域MS,并指示MS向對端域MS發送實況視頻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處理單元用于將在自身被指定為同步域時,將對端域同步過來的MS收流IP地址以及本域的收流IP地址發送給其他對端域;并在自身為非同步域時,將本域MS收流IP地址同步給同步域VM,并從同步域VM接收所有對端域的MS收流IP地址。
8.一種IP監控系統中節約帶寬的方法,該方法應用于多域監控系統的視頻管理服務器(VM)上,其中所述每個域均包括VM、媒體交換服務器(MS)、解碼終端和/或編碼終端,其中每個域的VM以及MS均通過隧道連接至隧道服務端,該方法包括:
A、與隧道服務端建立隧道連接,并通過隧道收發隧道報文;
B、將本域的MS收流IP地址同步給至少一個對端域VM,接收至少一個對端域同步過來的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將所述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保存到自身的MS列表中;
C、指示本域的MS探測與所述對端域MS收流IP地址之間的連通性,然后將本域MS上報的探測結果對應保存在MS列表中;
D、在處理本域內終端點播對端域的實況視頻流時,根據MS連通性列表查看本域MS與對端域MS之間是否能夠在非隧道模式下連通,如果不能連通則通知對端VM通過隧道模式引流,如果能連通則通知對端域VM通過非隧道模式引流。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MS收流IP地址為MS自身IP地址,當所述MS位于本域NAT內部時所述MS收流IP地址為預先配置的NAT出接口IP地址。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還包括:接收本域MS發送過來的攜帶NAT出接口IP地址;其中該NAT出接口IP地址是本域MS通過Upnp協議報文從NAT上獲取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735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