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客運汽車無線超載監測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7242.0 | 申請日: | 2012-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86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于君;張雪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7C5/00 | 分類號: | G07C5/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024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客運 汽車 無線 超載 監測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監測裝置,具體為一種能夠自動檢測、記錄客運汽車在運行過程中是否存在超載現象并將信號無線傳輸給流動檢測車/執法人員的無線超載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超限超載已經成為制約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問題之一,超限是指貨物運輸車輛裝載質量超過公路本身對其的限值,關注點是公路能否正常使用,主要研究的是公路與汽車裝載兩者之間的關系;超載是指汽車裝載的貨物/乘客超過汽車本身的額定載重量/人數,對超載運輸車輛的核定,特別關注的是汽車本身的性能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行車安全性。車輛超限重量增加和其對路面的損害是呈現幾何數增長,超限10%的車輛對道路的損壞會增加40%,一輛超限2倍的車輛對公路的損害相當于不超限車輛行使16次;一輛36噸的超限車輛對道路的毀壞相當于9600車重量為1.8噸的小汽車對道路的破壞程度。司機和車主超限運輸每贏利1元錢,將會造成公路維護費用100元代價。客運車輛運輸具有受氣候、路況條件的影響較少,行駛機動靈活;交通道路四通八達,資金成本回收較快,車輛部件和道路設施更新快捷;可根據道路交通情況調整線路,方便旅客乘坐等特點。據統計,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車輛超載引發的,50%的群死群傷性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與超載也有直接關系。
目前在車輛超載檢測方面主要有四種方法:⑴稱重測量法(軸重/車重):判斷軸重是否超載/超標定載重;⑵偏移測量法:從車輛的底盤識別角度判別車輛類別,根據類別與車輛規定載重的關系,結合車輛稱重的數據,自動判別車輛是否超載,此測量方法與氣候、線路基礎、車輛通過速度、車輛技術狀態、設備本身的系統誤差均有密切關系;⑶光電傳感器測量法:通過光電傳感器統計乘客人數或者通過攝像頭實時記錄車內乘客變化,配合報警電路、控制車輛啟動系統、存儲記錄超載日志、實現遠程交通安全監控;⑷復合測量法:通過辨識電路判定車輛運行和振動狀態,利用加裝在車輛鋼板彈簧上的粘貼式應變傳感器獲取車輛鋼板彈簧的載荷信息,融合傾角傳感器測得的車輛運行路面坡度信息,最終獲得車輛軸載、總載荷、車輛瞬態載荷、車輛靜態載荷,如果車輛屬于超載運行則將啟動車載短消息終端以短消息形式發送至車輛超載監測管理平臺。對于客運車輛而言,基于重量的稱重測量法和偏移測量法由于乘客以及行李重量的差異其適用范圍有限,而且執法人員檢查時需車輛停靠,極大地浪費了時間,易引起交通堵塞;光電傳感器測量法和復合測量法通過配合適當的傳感器組合和測量識別算法容易實現較好的檢測效果,但視頻采集圖像含有信息量較大,在計算乘客數量時必將經過圖像壓縮、圖像傳輸、圖像識別環節,這樣部分無用信息會導致系統負載加大、時效性與成本性之間的權衡問題成為系統研發的關鍵環節,而且通過事后讀取記錄數據或者遠程監控平臺的監督方式制約了及時遏制交通違章、降低交通事故的響應速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客運汽車的超載監測裝置結構復雜且實時性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客運汽車無線超載監測裝置。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客運汽車無線超載監測裝置,包括第一單片機、與第一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連接的探測裝置、以及與第一單片機的控制端連接的報警裝置;還包括配置給流動檢測車或執法人員的手持無線檢測裝置;所述探測裝置包括固定于車門各級臺階底面的壓力傳感器,以及由分別固定于各級臺階兩側的紅外發送器、紅外接收器組成的對射式紅外傳感器;第一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與第一無線模塊相連;手持無線檢測裝置包括第二單片機、與第二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相連的液晶顯示器、以及與第二單片機信號輸入端相連第二無線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72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