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傳動履帶車輛雙側電機耦合驅動轉向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6563.9 | 申請日: | 201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0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翟麗;柳龍;張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11/04 | 分類號: | B62D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傳動 履帶 車輛 電機 耦合 驅動 轉向 系統 | ||
1.一種電傳動履帶車輛雙側電機耦合驅動轉向系統,包括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及機械系統,該機械系統包括順次連接的驅動電機控制器(8a,8b)、驅動電機(7a,7b)、行星齒輪耦合器(4a,4b)、電磁離合器(3a,3b)、制動器(2a,2b),制動器(2a,2b)與車輛的主動輪相連;該機械系統進一步包括離合器摩擦盤制動器(5a,5b)、中央電磁離合器(6);其中行星齒輪耦合器(4a,4b)和離合器摩擦盤制動器(5a,5b)、中央電磁離合器(6)順次連接;行星齒輪耦合器(4a,4b)進一步包括太陽輪小齒輪(18a,18b),太陽輪大齒輪(19a,19b),外齒圈(20a,20b),行星架(21a,21b),行星齒輪(22a,22b);所述的電機控制器(8a,8b)、中央電磁離合器(6)、電磁離合器(3a,3b)以及離合器摩擦盤制動器(5a,5b)進一步與控制系統相連接;其中,
中央電磁離合器(6)、電磁離合器(3a,3b)通過控制系統判斷并且控制其接通還是斷開;
中央電測離合器(6)用于控制一側的動力傳遞給另外一側;電磁離合器(3a,3b)用于將來自行星齒輪耦合器(4a,4b)的動力傳遞給主動輪(1a,1b);
離合器摩擦盤制動器(5a,5b)用于制動中央電磁離合器(6)的左右摩擦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傳動履帶車輛雙側電機耦合驅動轉向系統,其特征在于,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轉向:電子差速轉向方式和機械耦合轉向方式;當轉向所需功率小于驅動電機(7a,7b)最大功率時,采用第一種電子差速轉向;當轉向所需功率大于驅動電機(7a,7b)最大功率時,采用第二種耦合式機械差速轉向;其中,
電子差速轉向時,機械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為:控制系統控制電磁離合器(3a,3b)接合、控制中央電磁離合器(6)分開,電磁離合器摩擦盤制動器(5a,5b)抱死中央電磁離合器(6)的摩擦盤輸出軸,同時也固定了外齒圈(20a,20b),轉矩經由驅動電機(7a,7b)傳遞給齒輪(24a,24b),然后經由太陽輪外齒輪(19a,19b)以及太陽輪內齒輪(18a,18b)傳遞給行星齒輪(22a,22b),然后經由行星架(21a,21b)以及行星架軸(23a,23b)傳遞給左右電磁離合器(3a,3b),經過傳動軸將動力傳遞給主動輪(1a,1b);
耦合式機械差速轉向,機械連接的具體連接方式為:以左轉為例,控制系統控制離合器(3b)斷開,制動器(2b)控制內側車輪(1b)的制動力,內側電機(7b)驅動齒輪(24b),經過太陽輪外齒輪(19b)和內齒輪(18b)進行動力傳遞,由于離合器(3b)是斷開的,此時內側電機(7b)的動力通過行星齒輪(22b)傳遞給外齒圈(20b);外側電機(7a)驅動齒輪(24a),經過太陽輪外齒輪(19a)和內齒輪(18a)進行動力傳遞,內側電機的動力經過中央電磁離合器(6)傳遞給外側行星齒輪耦合器的外齒圈(20a),通過行星齒輪(22a)與傳遞到內齒輪(18a)的外側電機的動力耦合,耦合之后的動力通過行星齒輪架(21a)依次傳遞給行星齒輪軸(23a)、電磁離合器(3a)、制動器(2a),驅動外側主動輪(1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656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