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燈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6012.2 | 申請日: | 201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36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仲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格致中學 |
| 主分類號: | F21S2/00 | 分類號: | F21S2/00;F21V14/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 地址: | 20000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燈。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下的燈泡往往是不可調節亮度的,使用者只能選擇開或者關兩種工作狀態,而在各種環境下人們對于燈光亮度的需求往往也各不一致,統一的燈光亮度并不能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
偏振片是可以使天然光變成偏振光的光學元件,偏振片對入射光具有遮蔽和透過的功能,可使縱向光或橫向光一種透過,一種遮蔽。人造偏振片有多種,其中一種的制定方法是將具有網狀結構的聚乙烯醇高分子化合物薄膜作為片基,把它浸入碘液中,再經過硼酸水溶液還原穩定后,再把它定向拉伸?4-5?倍,使大分子定向排列。即經拉伸后,使高分子材料由網狀結構變成線狀結構,碘分子則整齊地被吸附在該薄膜上而具有起偏或檢偏性能,這種偏振片適用于整個可見光范圍。
目前還沒有將偏振片技術和燈泡結合在一起的發明,而偏振片技術恰恰可以解決燈泡亮度無法調節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燈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燈技術方案。
一種燈,包括燈本體和燈泡,其中,所述燈泡上設有透明框、第一偏振片玻璃和第二偏振片玻璃,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位于所述透明框內,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位于所述透明框內并疊在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上;
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與所述透明框之間設有轉動軸,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通過轉動軸在所述透明框中轉動;
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用于調節燈泡亮度。
上述的燈,其中,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的寬度。
上述的燈,其中,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上設有轉動把手,使用者通過所述轉動把手轉動所述第二偏振片玻璃。
上述的燈,其中,所述第一偏振片玻璃固定在所述透明框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使用雙層偏振片玻璃進行亮度調節,解決燈泡無法調節光亮度的問題,同時實現起來相當方便,簡單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為一種燈,包括燈本體1和燈泡2,其中,燈泡上設有透明框3、第一偏振片玻璃4和第二偏振片玻璃5,第二偏振片玻璃位于透明框內,第一偏振片玻璃位于透明框內并疊在第二偏振片玻璃上;第一偏振片玻璃的寬度大于第二偏振片玻璃的寬度。
第二偏振片玻璃與透明框之間設有轉動軸6,第二偏振片玻璃上設有轉動把手7,使用者轉動把手,第二偏振片玻璃隨轉動軸在透明框中轉動;
第一偏振片玻璃和第二偏振片玻璃組合成雙層偏振片玻璃,用于調節燈泡亮度。
燈中,第一偏振片玻璃固定在透明框內。
偏振片可以由聚乙烯醇加熱后沿一定方向拉伸制成,此種制法可以使聚乙烯醇的空間點陣整齊排列,偏振度適合整個可見光范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范圍,所以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格致中學,未經上海市格致中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60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 下一篇:移動式皮帶輸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