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連通性檢測方法、裝置和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5624.X | 申請日: | 201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80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厲益舟;郝衛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H04L12/703;H04L12/7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黃厚剛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通性 檢測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連通性檢測方法、裝置和系統。
背景技術
多鏈路半透明互聯(英文:Transparent?Interconnection?of?Lots?of?Links,簡稱:TRILL)協議常被稱為路由橋(英文:Rbridges或者Routing?Bridges)。TRILL技術運行在數據鏈路層(英文:Layer2),它主要整合了網橋和路由器的優點,也就是說,將鏈路狀態路由(英文:Link?State?Routing)技術用在數據鏈路層,而且不會干擾上層路由器的工作。
一般的,TRILL報文的報頭如圖1所示,其中的出口路由橋標識(英文:Egress?RBridge?Nickname)在單播時用于存放目標路由橋的標識,在組播時用于存放組播分發樹的標識(英文:multicast?distribution?tree?nickname),入口路由橋標識(英文:Ingress?RBridge?Nickname)用于存放源路由橋的標識,跳次計數(英文:Hop?count)為TRILL報文在傳播過程中可被轉發給下一跳的次數。
運維管理(英文: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簡稱:OAM)通常包括2個節點之間的連通性檢測、錯誤隔離、故障診斷等,而利用TRILL技術的OAM已經是檢測節點之間連通性、錯誤隔離、故障診斷的主要手段。
在現有的技術中,目前TRILL的OAM利用traceroute命令對組播路徑測試時,只允許對整棵組播分發樹進行測試。如圖2所示,其為現有技術中通過traceroute對組播路徑進行測試的示意圖,圖2中帶有數字1、2、3、4、5、6、7的橢圓形分別表示路由橋RB1、路由橋RB2、路由橋RB3、路由橋RB4、路由橋RB5、路由橋RB6、路由橋RB7。如果在整個拓撲中,建立了以路由橋RB2為根(root)的組播分發樹tree1,組播分發樹tree1可參見圖2中粗線所示,那么在源節點路由橋RB1上可以對tree1進行traceroute。具體traceroute過程如下:路由橋RB1會發出入口路由橋標識為RB1,出口路由橋標識為tree1的組播報文,該報文中含有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英文:echo?request),因此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隨著報文在路由橋組成的網絡中進行組播。在發送該組播報文時,首先將其中的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中的跳次計數(英文:Hop?count)設置為1,跳次計數在路由橋RB1每次發送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的時候逐漸遞增直至最大值。通常,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可以承載在OAM報文中被轉發。這里的OAM報文的報頭可以參見圖1所示。只要跳次計數的值足夠大,該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會隨著組播報文順著tree1被復制轉發(如圖中箭頭所示),比如路由橋RB1首先將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轉發給組播分發樹tree1上的路由橋RB7和路由橋RB5,路由橋RB7和路由橋RB?5接收到該報文后,將接收到的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中的跳次計數減1為0,路由橋RB7為葉子節點,因此發送路由橋RB1一個連通性檢測應答信息(英文:echo?reply),而路由橋RB?5則發送不可達信息(英文:error)給路由橋RB1,并停止進一步轉發。路由橋RB?1接收到路由橋RB5發送回的不可達信息后,將跳次計數加1,并將跳次計數為2的連通性檢測請求信息繼續組播發送給路由橋RB7和路由橋RB5,路由橋RB5接收到該組播報文后,將跳次計數減1為1,然后路由橋RB5將該組播報文繼續順著tree1轉發給路由橋RB2,路由橋RB2接收到該組播報文后,將跳次計數減1為0,然后路由橋RB2發送不可達信息給路由橋RB1。以此類推,路由橋RB1每收到最新的不可達信息后則將跳次計數遞增直至達到最大值,隨著跳次計數的遞增,路由橋RB1會依次獲得離它1跳,2跳,3跳…n跳的節點發送的不可達信息,并且該不可達信息會攜帶發送該不可達信息的節點的信息,并且通過上述組播過程,RB1會分別接收到RB7、RB3和RB4發送的連通性檢測應答信息。這樣,RB1可以根據收到的不可達信息描繪出整棵樹的結構。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現在TRILL的OAM針對組播路徑的traceroute只能跟蹤(英文:trace)整棵組播分發樹的所有節點,不能針對組播分發樹上指定的節點進行連通性檢查,針對性不強,效率較低;源節點會接收到整棵組播分發樹上所有節點的不可達信息,源節點辨識路徑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56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