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3159.6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69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東遠;朱尉銘;楊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攀枝花市白云鑄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50 | 分類號: | C22C38/50;C21D9/00;B02C13/2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 51124 | 代理人: | 梁鑫 |
| 地址: | 617064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段 硬度 低合金鋼 錘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組成:C:0.44%~0.58%,Si:1.0%~1.5%,Mn:0.3%~0.8%,P<0.015%,S<0.015%,Cr:0.8%~1.2%,Ni:0.8%~1.2%,Mo:0.3%~0.6%,V:0.1%~0.15%,Al:0.01%~0.035%,Zr:0.02%~0.04%,稀土元素0.1%~0.5%,余量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錘頭安裝端硬度HRC?37~43、工作端硬度HRC?54~6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組成:C:0.46%~0.56%,Si:1.0%~1.4%,Mn:0.3%~0.8%,P<0.015%,S<0.015%,Cr:0.8%~1.1%,Ni:0.9%~1.2%,Mo:0.3%~0.5%,V:0.1%~0.15%,Al:0.01%~0.035%,Zr:0.02%~0.04%,稀土元素0.1%~0.4%,余量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特征在于按重量配比由以下成分組成:C:0.49%~0.54%,Si:1.1%~1.2%,Mn:0.3%~0.6%,P<0.01%,S<0.01%,Cr:0.8%~1.0%,Ni:1.0%~1.2%,Mo:0.4%~0.5%,V:0.1%~0.15%,Al:0.01%~0.035%,Zr:0.02%~0.04%,稀土元素0.1%~0.15%,余量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特征在于:錘頭安裝端硬度HRC?39~41、工作端硬度HRC?55~58。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特征在于:錘頭安裝端-40℃沖擊韌度15~19J/cm2、工作端-40℃沖擊韌度5~10J/cm2;安裝端屈服強度900~1050MPa、工作端屈服強度1700~1850MPa;安裝端抗拉強度1200~1300MPa、工作端抗拉強度2100~2200MPa;安裝端延伸率7~8.5%、工作端延伸率2.5~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特征在于:錘頭安裝端-40℃沖擊韌度16~18J/cm2、工作端-40℃沖擊韌度7~9J/cm2;安裝端屈服強度955~1025MPa、工作端屈服強度1755~1820MPa;安裝端抗拉強度1110~1240MPa、工作端抗拉強度2010~2140MPa;安裝端延伸率7.3~8%、工作端延伸率2.9~3.5%。
7.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熔煉、精煉和澆鑄工序得到按重量配比組成為C:0.44%~0.58%,Si:1.0%~1.5%,Mn:0.3%~0.8%,P<0.015%,S<0.015%,Cr:0.8%~1.2%,Ni:0.8%~1.2%,Mo:0.3%~0.6%,V:0.1%~0.15%,Al:0.01%~0.035%,Zr:0.02%~0.04%,稀土元素0.1%~0.5%,余量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的錘頭;然后將錘頭經過正火、淬火和回火工序處理得到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其中,淬火工序中,將錘頭置于熱處理爐進行加熱、保溫處理,保溫后將錘頭工作端淬入淬火介質中冷卻。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淬火工序中,將錘頭置于熱處理爐中以70~10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810~850℃后進行保溫;錘頭厚度為100~200mm時,保溫時間4~8小時,錘頭厚度每增加25mm保溫時間增加1小時。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回火工序中,將錘頭置于熱處理爐中以120~15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200~250℃,保溫48~72小時后出爐,自然冷卻至室溫。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段硬度低合金鋼錘頭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火工序中,熱處理爐加熱至200~300℃后,將錘頭置于熱處理爐中,以70~100℃/小時的速度加熱至830~860℃后保溫;錘頭厚度為100~200mm時,保溫時間4~8小時,錘頭厚度每增加25mm保溫時間增加1小時;保溫后錘頭出爐自然冷卻至室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攀枝花市白云鑄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攀枝花市白云鑄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315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