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腹腔鏡手術單切口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3089.4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27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小軍 |
| 主分類號: | A61B17/00 | 分類號: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寧波***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腹腔鏡 手術 切口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腹腔鏡手術中的密封裝置,尤其是一種一個切口滿足多種器械共用的腹腔鏡手術單切口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以腹腔鏡外科為代表的微創外科在國內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了以腹腔鏡膽囊切除為主的良性病變臟器的切除與功能修復,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展了胃腸道惡性腫瘤的切除,21?世紀初開始進入了消化道腫瘤微創外科快速發展與普及的時代。外科手術經歷了從傳統的開腹手術到被譽為“第二次革命”的腹腔鏡手術的過渡,近年來,又正在經歷從多孔腹腔鏡手術向單孔腹腔鏡手術乃至經自然腔道內鏡下的體表無瘢痕手術的演變。經臍手術徑路一般可采用臍下、臍上甚至縱行切開臍環等切口。通道的建立目前常見有3種方法:①使用整體Port,附有數個固定或不固定的Trocar,可置入器械操作,國外已有相關的成品生產,如Uni—X、R—Port、Gelport等。其不足之處為切口相對較大,手術器械之間有干擾,操作不便。②將大小不一的Trocar相連,或者簡單地在同一個切口中分別置入所需Trocar。其不足之處為極易漏氣且干擾很大,可使用常規腹腔鏡器械,可臨床開展,但操作不方便。③單一的直徑為10?mmTrocar置入腹腔鏡及進氣維持氣腹壓力,其余腹腔鏡器械銳性穿刺置入,或采用可脫卸式Trocar(專利號ZL2009?2?0078343.4),在完成協助腹腔鏡器械進入腹腔后退出Trocar,在手術操作過程中僅保留10?mm?Trocar。
中國專利局于2008年2月27日公開了一份CN101129273A號文獻,名稱為腹腔鏡手術用腹壁切口封閉器,該封閉器包括彈性襯環和軟套,軟套的一端與所述彈性襯環連接,其另一端為開口。這種結構的封閉器是通過軟套充氣擠壓在切口周邊與襯環形成密封結構,但是軟套鼓脹密封不太可靠,而且軟套的另一端密封性差,容易漏氣,這就造成軟套內的壓力降低不能鼓脹,使得軟套與切口周邊的擠壓力變小,造成切口周邊漏氣,影響手術進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腹腔鏡手術使用管狀吻合器,容易造成漏氣,操作不便的缺點,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并能有效起到密封防止腹腔漏氣的腹腔鏡手術單切口密封裝置。
本發明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腹腔鏡手術創口較大較多,給患者帶來較大創傷的缺陷,提供一種將多種手術工具需要的孔集合到一個面板上,并減少創口的腹腔鏡手術單切口密封裝置。
本發明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腹腔鏡多個器械經多個操作孔進入腹腔,造成創傷較大的缺陷,提供一種一孔多通道并可廣泛用于各種單孔腹腔鏡手術的腹腔鏡手術單切口密封裝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腹腔鏡手術單切口密封裝置,包括處于頂部的帶多個密封式操作孔的操作面板、處于底部的具有合適彈性并與人體腹壁切口配合的套筒及連接操作面板和套筒的軟連接部,其特征在于套筒與軟連接部連接的上端的外周設置有對稱的耳座,耳座中間設置有通孔,套筒的下端外周設置有一圈擋圈,擋圈上表面與耳座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凸起的夾持部。套筒插入到腹壁的切口處,套筒具有合適的彈性,插入到切口處前,先變形縮小,插入后在回復力的作用下擠壓切口的周邊形成密封;套筒具有彈性能夠變形,在醫用上一般采用醫用聚胺脂?(也可使用醫用硅膠),插入的時候,套筒和擋圈擠壓變形,從切口處插入,擋圈進入到腹腔內時,套筒和擋圈回復原狀,擋圈貼住腹腔的皮膚內壁形成阻擋結構,防止套筒脫出;耳座和夾持部配合主要是方便鉗子夾住套筒使套筒變形,夾持部凸起便于鉗子的端部夾持,耳座上設置通孔,主要是對鉗子進行定位,同時使得鉗子的擠壓作用力都作用到套筒上,套筒擠壓變形徹底;操作面板上設置有多個操作孔,可以同時深入多個器械進行操作,形成一孔多通道結構,減少在腹壁部位的切口,減少了創口,減輕了創傷帶來的應激反應,利于病人早日康復;軟連接部的中間部位為球形結構,軟連接部的兩端為圓形孔,球形的直徑大于軟連接部兩端的圓形孔的直徑;軟連接部的中間部位膨脹成球形,使得自然狀態或氣腹狀態中間軟連接部向外略鼓,可以減少器械劃傷該中間部的可能,另外手術需要時操作面板會繞軸心順時針或反時針在一定范圍內旋轉,軟連接部中間膨大利于操作面板軸向旋轉的空間,以及旋轉后中間部仍能保留一定的空間;由于套筒內徑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可供腹腔鏡及另外兩把常用器械經套筒內進入腹腔,并在其他操作孔的配合下完成腹腔鏡下胃周圍的游離,并且進一步將腹腔鏡移至其他操作孔后通過該裝置進入直徑為25mm的管狀吻合器實現胃腸端側吻合,也可于適當時候臨時退出該氣腹封閉裝置,利用腹壁操作孔在腹腔鏡照明引導下,通過開腹手術的直線切割閉合器離斷標本可節約耗材費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小軍,未經王小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308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