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幀丟失檢測方法、裝置及維護實體組端點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2728.5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848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慶妙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斯康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曲鵬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丟失 檢測 方法 裝置 維護 實體 端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太網損耗檢測功能(ETH-LM:Ethernet?Loss?Measurement),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幀丟失檢測方法、裝置及維護實體組端點(MEP:Maintenance?entity?group?End?Point)。
背景技術
在需要進行幀交換的網絡中,因業務需要,設備之間需要進行通信,需要發送維持業務的相關數據幀。這就涉及到,要維持業務的正常運行,需要鏈路之間能擁有良好的性能,從而盡可能地減少幀丟失率,維持整個通信網絡的正常運行。
幀丟失率是衡量網絡鏈路質量的重要性能指標之一,可以理解為: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在特定的設備之間以及給定的數據鏈路之間,接收端所收到的數據幀的總數與發送端發送的數據幀的總數的差值,同發送端發送的數據幀總數的比值。要計算幀丟失率,需要檢測出發送端發送的數據幀總數與接收端收到的數據幀總數。
在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批準的ITU-T?Y.1731建議書中,公開了以下內容:
ETH-LM用于收集計數器的數值,應用于入口和出口處的服務幀。計數器在一對MEP之間保持著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幀的計數。
ETH-LM是通過向其對等MEP發送帶有ETH-LM信息的幀,并類似地從對等MEP接收帶有ETH-LM信息的幀實現的。每個MEP都進行近端和遠端幀丟失的檢測。對于一個MEP,近端的幀丟失是指與入口數據幀相關聯的幀丟失,而遠端的幀丟失是指與出口數據幀相關聯的幀丟失。
在一個要進行丟失檢測的點到點的維護實體(ME:Maintenance?entity)中,MEP將為每個對等MEP和要監測的每個優先級等級保持如下兩個本地的計數器:
·TxFCl:用于發往對等MEP的未超標數據幀的計數器。
·RxFCl:用于從對等MEP接收的未超標數據幀的計數器。
ETH-LM可以以兩種方式進行:雙端ETH-LM和單端ETH-LM。
雙端ETH-LM
在這種情況下,在一個點到點的ME中,每個MEP向它對等的MEP周期地發送帶有ETH-LM信息的雙端的幀,以便于對等MEP處的幀丟失檢測。每個MEP都終結帶有ETH-LM信息的雙端的幀,并進行近端和遠端的丟失檢測。
當配置成主動的丟失檢測時,MEP周期性地發送帶有如下信息單元的聯通校驗信息(CCM:Continuity?Check?Message)幀:
TxFCf:在CCM幀傳輸時本地計數器TxFCl的數值。
RxFCb:在從對等MEP接收到最后一個CCM幀時本地計數器RxFCl的數值。
TxFCb:在從對等MEP接收到的最后一個CCM幀中的TxFCf的數值。
CCM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Data?Unit)的發送有一個周期值,該周期值等于發送端MEP按性能監測應用配置的CCM傳輸周期。
MEP在接收到一個CCM幀時,將使用如下數值來進行近端和遠端丟失的檢測:
所接收CCM幀的TxFCf、RxFCb、TxFCb的數值和該CCM幀接收時本地計數器RxFCl的數值。這些數值被表示為TxFCf[tc]、RxFCb[tc]、TxFCb[tc]和RxFCl[tc],這里tc是當前那個幀的接收時間。
前一個CCM幀的TxFCf、RxFCb、TxFCb的數值和這前一個CCM幀接收時本地計數器RxFCl的數值。這些數值被表示為TxFCf[tp]、RxFCb[tp]、TxFCb[tp]和RxFCl[tp],這里tp是前一個幀的接收時間。
相應計算公式為:
FrameLostfar-end=|TxFCb[tc]-TxFCb[tp]|-|RxFCb[tc]-RxFCb[tp]|
FrameLostnear-end=|TxFCf[tc]-TxFCf[tp]|-|RxFCl[tc]-RxFCl[t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斯康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瑞斯康達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27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