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插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2719.6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10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栗林啓治;吉岡雅哉;上野哲;橋本昇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13/72 | 分類號: | H01R13/72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陳珊;劉興鵬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座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來給安裝于車輛比如電池驅動的電動車輛或插入式混合動力電動車輛(下文中稱為電動車輛)中的二次電池充電的插座。
背景技術
通常,已知一種插座單元,其包括容納斷路器的盒狀本體以及連接至斷路器的負載側的插座,盒狀本體具有一個開口側;以及可打開地關閉盒狀本體的開口側的蓋(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No.2002-101508(JP2001-101508A))。JP2001-101508A中公開的插座單元設置有開關裝置,用來允許在蓋關閉的狀態下電流流過從斷路器至插座的送電路徑以及用來在蓋打開的狀態下中斷電流流過送電路徑。在這個插座單元中,插座在蓋打開的狀態下斷電。因此,在用戶打開蓋并且將電源插頭連接至插座時,用戶不可能接觸到通電的插座,這保護用戶免受電擊。
同時,例如,用來給電動車輛的二次電池充電的充電電纜的電源插頭能連接至插座單元。
除了用來將電能供應至電動車輛的二次電池的電源線以外,充電電纜還包括用來與安裝于電動車輛中的電子裝備相通信的信號線。因此,與僅包括電源線的電源電纜相比,充電電纜的直徑變得更大并且難以彎曲。充電電纜需要足夠的長度以將插座單元與遠離插座單元停車的電動車輛相連接。為此,如果充電電纜放置于地面上,其變得笨重。如果充電電纜緊湊地纏繞,額外的應力會不利地施加至充電電纜。而且,如果充電電纜在充電模式下被用戶的腳鉤住,應力可施加至電源插頭并且電源插頭可能會與插座斷開。而且,如果充電電纜在非充電模式下留在外面,充電電纜可能會被乘客的腳鉤住并且可能會成為插座單元周圍通行的障礙。
注意到,這些問題可能會在電源插頭(尤其是具有較大直徑的電纜)連接至插座的情況下以及在充電電纜連接至插座的情況下出現。
發明內容
考慮到以上情況,本發明的目標是提供一種插座,其能防止電源插頭電纜過度地受應力并且防止其成為通行障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插座,其包括:電源插頭將連接于此的插座本體;以及鉤部分,其與插座本體一體地設置,用來將電源插頭的電源懸掛于其上。
在插座中,鉤部分優選地具有安裝部分,用來將鉤部分安裝至壁。
在插座中,鉤部分優選地具有介于插座本體與壁之間的延伸部分。而且,在延伸部分的面朝壁的一側上,優選地設置有用于防止水在鉤部分與壁之間滲透的襯墊。
在插座中,鉤部分優選地包括:保持部分,用于保持懸掛于鉤部分上的電纜;以及從保持部分延伸的止動件,用于防止電纜從保持部分掉落,并且其中鉤部分具有從止動件延伸至保持部分的切口部分。
在插座中,鉤部分優選地具有門部分,用來關閉形成于止動件中的切口部分。
在插座中,鉤部分優選地具有鎖部分,用來在門部分關閉切口部分的狀態下鎖定門部分。
在插座中,優選地插座本體和鉤部分分開地設置。
在插座中,鉤部分優選地具有本體固定部分,用來將鉤部分固定至插座本體。
根據本發明的插座,能防止電源插頭電纜過度地受應力并且防止其成為通行障礙。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目標和特點將從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描述中變得明顯,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插座的透視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插座的分解透視說明圖;
圖3是示出圖1中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示例的透視說明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插座的透視圖;
圖5是圖4中所示的插座的分解透視說明前側視圖;
圖6是圖4中所示的插座的分解透視后側視圖;
圖7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變型的插座的透視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插座的透視圖;
圖9A和9B示出圖8中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示例,其中圖9A是正面說明圖,并且圖9B是側面說明圖;
圖10是根據第三實施例的變型的插座的透視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插座的透視圖;
圖12A和12B示出圖11中所示的插座的使用示例,其中圖12A是正面說明圖,并且圖12B是側面說明圖;并且
圖13是示出根據圖11中所示的第四實施例的插座的主要部分的透視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例)
下文中,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插座10將參照圖1至3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未經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271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