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凍干面粉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62004.0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6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飛;宋孝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渦陽縣雪蓮面粉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1D2/38 | 分類號: | A21D2/3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凍干面粉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不添加任何色素能夠保持營養色澤的面粉生產方法,屬于食品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營養越來越重視,高檔的面制品在口感和色澤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國家公眾營養協會專家也認為“以小麥為載體制成的面粉將作為改善公眾營養的措施之一”,根據面粉在加工過程中因破碎、剪切、擠壓、多道研磨機械力的作用,勢必會造成小麥本身營養成分的損失,通過對多種不同特性優質小麥、蕎麥、黃豆、玉米原料的研究,根據不同原料的特點,合理搭配,提取接近各種原料糊粉層區域的胚乳,成功的開發了復合凍干面粉。
由于加工精度較高,面粉中很多維生素流失,導致面粉中的維生素含量極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面粉的營養、口味的要求更高,同時,凍干面粉生產過程中,易導致營養變色,感官、風味等品質下降,雖然添加護色劑或色素,能夠有效地控制面條色澤的變化,但化學試劑的添加,不僅破壞凍干面粉原有的風味,提高生產成本,而且可能導致不安全的因素產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凍干面粉生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凍干面粉及其制備方法,在原有生產工藝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傳統的營養均漿處理、預混合工藝和干燥方法,在不使用色素和護色劑的基礎上,使生產的凍干面粉能夠保持天然的色澤、風味,提高凍干面粉的健康性能和感官品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凍干面粉,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比為:小麥40-60%、小麥胚芽20-30%、絲瓜汁5-10%、番茄葉5-10%和蘆薈提取物5-10%,另加輔料精鹽0.8-1.2%、食用堿0.3-0.5%、茶多酚0.2-0.5%、維生素C片?0.1-0.3%、食用膠0.2-0.4%和水25-35%。
所述的輔料均按面粉總量的百分比。
凍干面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小麥及小麥胚芽清洗,潤麥的時間32-38小時,使含水量15-16%,然后將小麥及小麥胚芽烘干、滅菌,磨粉,過80-120篩;
(2)將絲瓜汁、番茄葉和蘆薈提取物按一定重量份比加入步驟(1)中一定重量份的小麥及小麥胚芽中,預混合5-10min,冷凍,凍干后研磨成粉,然后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比添加水、精鹽、茶多酚、食用堿和食用膠,在115-125rpm/min速度下混合8-12min,得到混合料,然后在混合粉中按一定重量份加入維生素C片,得到凍干面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廉價易得、維生素、絲瓜、番茄和蘆薈,營養成分高,加入面粉中用于生產凍干面粉,生產中不添加任何色素和護色劑,通過預處理和調整工藝參數,使生產出的面粉基本能夠保持原有的色澤和風味。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凍干面粉,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比為:小麥40-60%、小麥胚芽20-30%、絲瓜汁5-10%、番茄葉5-10%和蘆薈提取物5-10%,另加輔料精鹽0.8-1.2%、食用堿0.3-0.5%、茶多酚0.2-0.5%、維生素C片?0.1-0.3%、食用膠0.2-0.4%和水25-35%,所述的輔料均按面粉總量的百分比。
凍干面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小麥及小麥胚芽清洗,潤麥的時間32-38小時,使含水量15-16%,然后將小麥及小麥胚芽烘干、滅菌,磨粉,過80-120篩;
(2)將絲瓜汁、番茄葉和蘆薈提取物按一定重量份比加入步驟(1)中一定重量份的小麥及小麥胚芽中,預混合5-10min,冷凍,凍干后研磨成粉,然后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比添加水、精鹽、茶多酚、食用堿和食用膠,在115-125rpm/min速度下混合8-12min,得到混合料,然后在混合粉中按一定重量份加入維生素C片,得到凍干面粉。
本發明的凍干面粉的測定指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渦陽縣雪蓮面粉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渦陽縣雪蓮面粉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20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