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效氣液分離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61451.4 | 申請日: | 201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714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9 |
| 發明(設計)人: | 黃柏根;李明道;何潮洪;梁其林;黃志堯;宋翀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北京石大東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5/16 | 分類號: | B01D45/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張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效 分離器 | ||
1.一種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進料口(2)、預分離器(3)、導氣管(4)、蓋板(5)、旋流管(6)、圓臺隔離板(7)、導液槽(8)、氣相區(9)、預分離區(10)、第一層葉片式填料(11)、第二層葉片式填料?(12)、液相區(13)、主分離區(14)、絲網除霧器(15)、排污口(16)、隔離板(17)、?集液腔(18)、液出口(19)、干氣區(20)、氣出口(21);
殼體(前端設有進料口(2),殼體(1)后段上方設有氣出口(21),中部下方設有排污口(16),后端下方設有液出口(19),殼體(1)內上部為氣相區(9),殼體(1)內下部為液相區(13),殼體(1)內的氣相區(9)從前端到后端順次設有預分離器(3)、第一層葉片式填料(11)、第二層葉片式填料(12)、絲網除霧器(15),液相區(13)后段設有隔離板(17);
預分離器(3)包括導氣管(4)、蓋板(5)、旋流管(6)、圓臺隔離板(7)、導液槽(8),預分離器(3)上端設有蓋板(5),在蓋板(5)上設有導氣管(4),預分離器(3)底部設有圓臺隔離板(7),隔離板底部均勻開有3條導液槽(8),導氣管(4)下端開口位于進料口(2)以下,導氣管(4)上端伸出蓋板(5),與氣相區連接,預分離器(3)與氣相區(9)之間用蓋板(5)隔開,進料口(2)與旋流管(6)成切線相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液預分離器(3)的圓臺隔離板(7)置于導氣管(4)正下方,圓臺隔離板(7)與旋流管(6)之間用斜板焊接,圓臺母線與水平面夾角θ的范圍是45~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液槽(8)長度為1/6底面圓周長度,均勻分布在圓臺隔離板(7)底部,槽口高度為50~10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層葉片式填料(11)的每層葉片由折板(22)順序折成,呈“幾”字型,每層葉片之間平行等距離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層葉片式填料(12)的每層葉片由折板順序折成,呈“幾”字型,“幾”字型的每個凸面的斜坡中間位置設置一塊折板(25a),在每個凹面設置了一塊折板(25b)。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層葉片式填料(11)與第二層葉片式填料12間距為0~500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絲網除霧器(15)填充滿整個氣相截面,絲網的厚度為150~400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氣液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第一層葉片式填料(11)、第二層葉片式填料(12)和絲網除霧器(15)構成了整個主分離區(14),絲網除霧器(15)與氣出口(21)的距離為200~8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北京石大東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大學;北京石大東方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614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從易浮脈石類難選鉬礦中浮選回收鉬的選礦方法
- 下一篇:臺球清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