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玉米秸稈加工生產塑木材料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59578.2 | 申請日: | 2012-05-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702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小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國惠云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97/02 | 分類號: | C08L97/02;C08L101/00;C08K13/02;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 34117 | 代理人: | 婁爾玉 |
| 地址: | 2423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玉米 秸稈 加工 生產 塑木 材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塑木復合材料生產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玉米秸稈加工生產塑木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塑木復合材料同時具備植物纖維和塑料的優點,適用范圍廣泛,幾乎可涵蓋所有原木、塑料、塑鋼、鋁合金及其它類似復合材料的使用領域,同時也解決了塑料、木材行業廢棄資源的再生利用問題。
其主要特點為:原料資源化、產品可塑化、使用環保化、成本經濟化、回收再生化。
我們生存的地球,歷經了四十幾億年的衍變,才造就了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從過去的一萬年開始,地球的生態發生了變化,近一百年來,尤為嚴重。熱帶雨林的大量采伐和人類的高速發展,對大氣、土壤、水質等都造成了自然生態環境的惡性循環。為了維護地球長期生存的環境,我們應該從經濟發展、產業產品及日常生活等環節都要做到符合自然規律,形成良好的生態鏈,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需要資源,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如何去合理利用有限的資源滿足人類持續發展的需求,而塑木就是在考慮資源循環的前提下,開發研制出的一種可塑性復合材料,將廢木材、廢塑料做為原材料,進行再利用,制造新的材料。這種材料經過再生后,無論從質感和手感,都可以替代天然木材和其他復合材的功能及使用范圍。
現有技術中,塑木是以鋸末、木屑、竹屑、稻殼、麥秸、大豆皮、花生殼、甘蔗渣、棉秸稈等低值生物質纖維為主原料,與塑料合成的一種復合材料。其木質纖維含量及抗沖擊強度雖能達到國家標準,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使用壽命仍不是很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木質纖維含量高、抗沖擊強度高的玉米秸稈加工生產塑木材料的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技術方案通過如下方式實現:
一種玉米秸稈加工生產塑木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工藝步驟包括粉碎、混料、造粒、擠出、成型、砂光和壓花,所述混料步驟中包括的物料組分及各組分含量為:
所述玉米秸稈粉末是由玉米秸稈充分曬干后,進行切割粉碎,然后再進行精細粉碎制得,玉米秸稈粉末的細度為60~80目,水分含量3~5%。
所述混料的溫度為130~150℃。
所述造粒的溫度為180~220℃。
所述擠出的溫度為150~175℃。
本發明原料易得,生產成本較低,可將廢棄資源回收再生化,產品木質纖維及二氧化硅含量高,抗沖擊強度高,能夠達到國家標準的1.5倍,使用壽命長。
具體實施方式:
為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玉米秸稈加工生產塑木材料的方法,主要工藝步驟包括:首先將玉米秸稈充分曬干后,進行切割粉碎,然后再進行精細粉碎,加工成細度60~80目、水分含量3~5%的玉米秸稈粉末,然后按照如下質量百分比混料:
混料的溫度為130~150℃,再經過造粒、擠出、成型、砂光和壓花等步驟,制得塑木產品。其中造粒的溫度為180~220℃,擠出的溫度為150~175℃。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國惠云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寧國惠云塑木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957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涂覆組合物
- 下一篇:吡啶并[3,4-b]吲哚類及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