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及性能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57359.0 | 申請日: | 2012-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47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雙鍇;于潔;王玉龍;徐鵬;蘇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韞 |
| 地址: | 1008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2p 流媒體 系統 仿真 平臺 性能 評價 方法 | ||
1.一種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包括靜態模型和動態模型;
所述靜態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的基本框架,所述P2P流媒體系統的基本框架包括用戶節點、核心網元節點、路由器節點以及這三類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
所述靜態模型包括四個子模型,分別為用戶模型、節點模型、拓撲模型和鏈路模型,這四個子模型分別模擬P2P流媒體系統的基本框架中的所述三類節點以及三類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的屬性;其中,
所述用戶模型用于模擬用戶的行為;
所述節點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中的各個節點的情況;
所述拓撲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中的各個節點的層級分布情況;
所述鏈路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中的各個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的屬性;
所述動態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的運作流程;所述動態模型包括三個子模型,分別為控制模型、協議模型和播放模型;
所述控制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的運行邏輯;
所述協議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的交互框架,即定義運行過程中的通信協議消息;
所述播放模型用于模擬P2P流媒體系統運行過程中為用戶體現出來的流媒體播放方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模型包括:
用戶到達模型:根據分段平穩泊松分布分別配置峰值請求用戶數量及峰值時間點,然后利用泊松分布概率函數根據所述峰值請求用戶數量及峰值時間點計算得到24小時的用戶請求量;
用戶會話時長模型:在用戶上線時,分別配置用戶平均在線時長和會話時長標準差這兩個參數,將這兩個參數帶入到對數正態分布函數中就能夠為每個上線用戶產生一個用戶會話時長;
媒體資源訪問模型:在用戶上線后,結合當天P2P流媒體系統中已發布的頻道數目,根據齊普夫分布為用戶配置P2P流媒體系統中的可訪問頻道總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P2P流媒體系統中的各個節點的情況包括:
各個節點的計算資源數據,包括CPU資源總量和余量;
各個節點的通訊資源數據,包括通信帶寬資源總量和余量以及連接數資源總量和余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P2P流媒體系統中的各個節點的層級分布情況包括:
各個節點的角色劃分:所述角色包括核心網元節點、路由器節點和用戶節點,核心網元節點是指部署在核心網側的所有服務器,路由器節點包括核心網路由器和接入網路由器,用戶節點指用戶終端;
各個節點的連接拓撲情況:接入網路由器拓撲能夠采用隨機拓撲或環形拓撲或網格拓撲或全連接拓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鏈路的屬性包括鏈路延遲數據和鏈路帶寬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P2P流媒體系統仿真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邏輯是指業務流程及資源調度策略;所述業務流程包括媒體發布流程和用戶訪問流程;
所述資源調度策略定義用戶節點之間以及用戶節點和核心網元節點之間的數據調度關系,包括:
用戶節點加入退出時的鄰居節點更新策略:當該用戶節點的鄰居節點的數目少于門限值或者鄰居節點服務能力小于閥值或者距上次更新鄰居節點的時間超過規定時間時,用戶節點即進行鄰居節點的更新;
播放過程中的用戶節點上的數據調度策略:采用純拉或者推拉結合的數據調度算法;
訪問量增加時的增加頻道副本數量的策略:選擇當前較為空閑的核心網元節點,將頻道副本發布到該核心網元節點上;
訪問量減少時的減少頻道副本數量的策略:選擇當前較為繁忙的核心網元節點,將該核心網元節點上的部分頻道副本刪除;
所述協議消息包括協議各字段的定義、協議消息包的大小和協議消息的交互流程;
所述流媒體播放方式包括:
所需數據分片到達,開始正常播放;
所需數據分片未到達,播放暫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郵電大學,未經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735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晶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 下一篇:一種枸櫞酸鉍合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