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西北地區控污阻鹽的生態溝渠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54774.0 | 申請日: | 2012-05-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592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源高;賽·巴雅爾圖;高光;湯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2F3/32 | 分類號: | C02F3/32 |
| 代理公司: | 江蘇致邦律師事務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紅 |
| 地址: | 21000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西北地區 控污阻鹽 生態 溝渠 | ||
1.一種西北地區控污阻鹽的生態溝渠,其特征在于:包括岸帶(1)、生態邊坡(2)和生態基底(3)三部分,岸帶(1)作為溝渠的兩岸,由底部的土層和表面的砂石層構成;生態邊坡(2)作為溝渠的兩側壁,岸帶(1)與生態邊坡(2)相連,生態邊坡(2)傾斜設置,且生態邊坡(2)上種植有蘆葦(4);生態基底(3)作為溝渠的底面,生態基底(3)的兩側分別與生態邊坡(2)相連,生態基底(3)上種植有香蒲(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西北地區控污阻鹽的生態溝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態邊坡(2)的傾角為4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西北地區控污阻鹽的生態溝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態邊坡(2)上鋪設有六邊形水泥磚(6),蘆葦(4)種植在每個六邊形水泥磚(6)中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西北地區控污阻鹽的生態溝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態基底(3)縱向平均分為三部分,香蒲(5)種植在兩側的部分。
5.一種利用生態溝渠對水體排污阻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體流經溝渠時,經過蘆葦(4)和香蒲(5)對水體進行去除鹽分和氮磷的作用,然后凈化后的水體從生態基底(3)中間的空白區域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477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