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及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52413.2 | 申請日: | 2012-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1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寰;張陳濤;周圓;林珊;施義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54 | 分類號: | G01N3/54;G01N3/0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連耀忠 |
| 地址: | 361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材料 耐熱性 測量 裝置 測量方法 | ||
1.一種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輸出系統(1)、光電轉換系統(2)、遠心成像系統(3)、照明系統(4)、樣品夾持裝置(5)、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
所述照明系統(4)位于遠心成像系統(3)的入射端與樣品夾持裝置(5)之間,用于將光線投射到待測樣品表面;
光電轉換系統(2)位于遠心成像系統(3)的出射端,用于采集圖像;
所述的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分別與輸入輸出系統(1)、光電轉換系統(2)、照明系統(4)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系統(4)為同軸光照明方式,出射光平行、照度均勻。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通過檢測光電轉換系統(2)中圖像傳感器表面的平均光照情況,進而調節照明系統(4)的亮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遠心成像系統(3)為物像雙遠心成像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采用ARM+DSP的雙核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包括圖像采集模塊(10)、ARM中樞控制模塊(11)、DSP算法執行模塊(12);
所述的圖像采集模塊(10)與ARM中樞控制模塊(11)雙向互連,并與DSP算法執行模塊(12)相連,光電轉換系統(2)與圖像采集模塊(10)相連;
所述的ARM中樞控制模塊(11)還分別與DSP算法執行模塊(12)、輸入輸出系統(1)雙向互連。
7.一種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頂所述的便攜式熱塑材料耐熱性測量裝置,步驟如下:
1)對待測樣品進行球壓實驗,在待測樣品表面形成壓痕;
2)照明系統(4)在壓痕表面產生均勻光照,反射光進入遠心成像系統(3);
3)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根據光電轉換系統(2)中圖像傳感器的光照情況,自動調節照明系統(4)的光照強度;
4)反射光從遠心成像系統(3)射出,并成像在光電轉換系統(2)的圖像傳感器上;
5)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采集壓痕圖像,并對壓痕圖像進行處理,計算出壓痕直徑,給出材料耐熱性的測量結果;
6)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將測量結果傳送至輸入輸出系統(1)。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嵌入式控制及處理系統(6)包括圖像采集模塊(10)、ARM中樞控制模塊(11)、DSP算法執行模塊(12);
步驟5)具體為:
5.1)圖像采集模塊(10)將采集所得的數字圖像送入DSP算法執行模塊(12)后,DSP算法執行模塊(12)對首先其進行降噪及增強處理;
5.2)再進行壓痕的模式識別,判斷壓痕形成過程中是否載荷偏壓、壓痕邊緣部分是否凸起還是光滑過渡,并且對載荷偏壓及邊緣凸起情況進行校正;
5.3)然后對球壓接觸面進行識別,區分出壓痕過渡區、真實壓痕區及無形變區域;
5.4)最后在識別出的真實壓痕區中提取壓痕邊緣,根據所得邊緣計算出壓痕直徑,并給出材料耐熱性的測量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241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飛機清洗劑
- 下一篇:一種新型38CrMg2NiA合金腐蝕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