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D200在制備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中的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50305.1 | 申請日: | 2012-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982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烜;趙麗丹;李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9/395 | 分類號: | A61K39/395;A61P37/02;A61P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智英財專利代理事務所 11301 | 代理人: | 鄭玉潔 |
| 地址: | 10003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d200 制備 系統性紅斑狼瘡 治療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CD200或CD200融合蛋白在制備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可累及多個臟器組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調節缺陷特別是免疫耐受喪失、自身抗體產生、免疫復合物沉積、細胞因子失衡和炎癥應答失控為其主要的免疫病理機制。而吞噬功能障礙使得凋亡細胞不能及時被清理以致大量自身抗原釋放誘發自身免疫被認為是疾病啟動的重要環節,但內在機制不清。此外,CD4+CD25highFoxP3+調節性T細胞(regulatory?T?cells,Tregs),作為維持T細胞穩態和免疫耐受的關鍵性調節組分,在SLE患者中存在數量和/或質量上的缺陷,參與了SLE疾病的發生發展。?
CD200是隸屬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I型跨膜糖蛋白,可表達于多種細胞,包括B細胞、活化T細胞、樹突細胞(dendritic?cells,DCs)以及神經元細胞。CD200分子由胞外段、跨膜段和胞內段三個結構域組成,其胞內結構域缺乏信號基序。CD200受體包括CD200R1-4,其中CD200R1親和力最高。CD200受體主要分布于髓系來源的細胞如DCs、巨噬細胞,也表達于活化T細胞。已知CD200/CD200R1信號通路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抑制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下調巨噬細胞功能等。Hoek等發現CD200缺乏的小鼠中樞神經系統的巨噬細胞/髓系細胞的內源性活化增加,對實驗性變應性腦脊髓炎(experimental?allergic?encephalomyelitis,EAE)和膠原誘導性關節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的易感性增加。給予CD200R-Ig?阻斷CD200-CD200R的相互作用可增加小鼠對CIA的易感性。Broderick等也報道阻斷CD200可導致小鼠早發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視網膜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uveoretinitis,EAU)。Rosenblum等人在研究CD200敲除小鼠中紫外線介導半抗原耐受的實驗中發現,皮膚細胞表達的CD200在先天性自身免疫性脫發中發揮重要作用。盡管諸多證據顯示CD200/CD200R1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一信號通路在人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中的作用仍不明確。?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CD200或CD200融合蛋白在制備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其中,CD200可單獨或與其他片段融合成融合蛋白進行應用,所述的融合蛋白可優選為CD200Fab、CD200Fc、CD200-毒素、CD200-細胞因子,更優選為CD200Fc融合蛋白。?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糾正SLE患者中誘導生成CD4+CD25highFoxP3+Treg細胞缺陷的方法,其為施用有效量的CD200或CD200融合蛋白。?
其中,所述的誘導生成CD4+CD25highFoxP3+Treg細胞缺陷為TGF-β信號轉導分子誘導生成CD4+CD25highFoxP3+Treg細胞缺陷。?
再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藥物,其為含有治療有效量的CD200或CD200融合蛋白。?
所述的融合蛋白可優選為CD200Fab、CD200Fc、CD200-毒素、CD200-細胞因子,更優選為CD200Fc融合蛋白。?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激動型抗CD200R1抗體在制備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更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藥物,其含有治療有效量的激動型抗CD200R1抗體。?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所述的藥物中還可含有常規的輔料,并將藥物制備成本領域常規的劑型,如片劑、注射劑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未經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03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