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50279.2 | 申請日: | 2012-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660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2-09-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子江;李城;吳克良;馬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子江;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M1/33 | 分類號: | C12M1/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 |
| 地址: | 2500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睪丸 組織 精子 收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
背景技術
目前,在教學實驗以及醫療檢驗中,對于微量睪丸組織活精子的收集,因其樣品的微量特性(例如,一般取樣量為小于0.5cm長度)決定了其收集方法不便于使用研磨機械進行機械研磨。現行方法主要是手工針式剝離和粉碎睪丸組織曲細精管,然后進行離心收集。在手工剝離和粉碎步驟中,存在著很多不足:1、在手工剝離和粉碎過程中,安全性差,極易打翻樣品。2、體外操作時間過長,降溫明顯,影響樣品中睪丸精子的活性。3、樣品容易交叉污染。4、操作步驟以及前后期清洗繁瑣。
因此,存在對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使用安全便捷、成本低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
本發明提供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包括內部固定有研磨網的筒狀邊緣以及設置在所述筒狀邊緣下部的外卡腳和內卡腳,所述外卡腳和所述內卡腳之間形成卡槽。
所述外卡腳與所述筒狀邊緣的平面垂直或者指向所述筒狀邊緣的外側;所述內卡腳與所述筒狀邊緣的平面垂直或者指向所述筒狀邊緣的內側。
優選地,所述外卡腳與所述筒狀邊緣的平面垂直,所述內卡腳與所述筒狀邊緣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45度~90度。
更優選地,所述外卡腳與所述筒狀邊緣的平面垂直,所述內卡腳也與所述筒狀邊緣的平面垂直。
所述外卡腳和所述內卡腳的長度分別為5~10mm。
所述研磨網的網孔的孔徑為5~300μm。
所述研磨網的形狀為凹面或平面形狀。
所述筒狀邊緣、所述外卡腳、所述內卡腳和所述研磨網分別由選自塑料和金屬的材料制成。
所述筒狀邊緣與所述外卡腳、所述內卡腳一體成型。
所述收集器進一步包括與所述研磨網配合使用的研磨棒;所述研磨棒由選自玻璃和金屬的材料制成。
所述收集器進一步包括具有突起邊緣的承載容器,所述承載容器的突起邊緣容納在所述卡槽內。
本發明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設計合理,能夠匹配絕大多數實驗及檢驗用承載器皿。2、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減少了操作所需要的時間。3、研磨時間短,機械應力對樣品的影響較小。4、成本較低,可考慮一次性使用,即用即拋,不會造成樣品交叉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俯視圖。
圖2為圖1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仰視圖。
圖3為圖1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中心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的另一種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俯視圖。
圖5為圖4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中心剖面圖。
圖6為與本發明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的研磨網配合使用的研磨棒。
圖7為本發明的一種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使用狀態下的與承載容器連接的中心剖面圖。
附圖標記:
1、筒狀邊緣
2、研磨網
3、外卡腳
4、內卡腳
5、卡槽
6、研磨棒
7、承載容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面的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非限制本發明。
由圖1~6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睪丸組織活精子收集器,包括內部固定有研磨網2的筒狀邊緣1以及設置在所述筒狀邊緣1下部的外卡腳3和內卡腳4,所述外卡腳3和所述內卡腳4之間形成卡槽5。
所述筒狀邊緣1的高度沒有特別地限制,只要它不易變形且在使用時樣品不流失即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為了節約成本,所述筒狀邊緣1的高度越小越好。
所述筒狀邊緣1的厚度沒有特別地限制,只要它不易變形且能夠在下部設置所述外卡腳3和所述內卡腳4即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為了節約成本,所述筒狀邊緣1的厚度越小越好。
所述筒狀邊緣1的直徑沒有特別地限制。一般為2~10cm,優選為3~6cm。
所述固定可以采用本領域已知的任何方式實現。例如一體成型或者搭接固定等。
所述外卡腳3與所述筒狀邊緣1的平面垂直或者指向所述筒狀邊緣1的外側;所述內卡腳4與所述筒狀邊緣1的平面垂直或者指向所述筒狀邊緣1的內側。
所述筒狀邊緣1的外側和內側分別指的是俯視圖中所述筒狀邊緣1以外的區域和以內的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子江;山東大學,未經陳子江;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02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