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板式換熱器及其板片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150100.3 | 申請日: | 2012-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40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高強;黃寧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3/00 | 分類號: | F28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鵬;魏曉波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式 換熱器 及其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板式換熱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板式換熱器的板片。此外,本發明還涉及包括該板片的板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板式換熱器是一種常用的換熱器,可用于水-水熱交換、水-制冷劑熱交換。與功能相同的套管式換熱器、殼管式換熱器相比,板式換熱器具有更高的換熱效率,因此換熱器更加緊湊,重量也更輕,廣泛應用于制冷空調、化工和水處理等多個行業。板式換熱器的基本原理是在多塊換熱板片之間形成相互間隔的流道,兩種熱交換介質(通常是液體或者液氣兩相態)在相間的流道中通過換熱板片進行熱交換。換熱板片通常表面設有多個凸槽形成的分流元件,換熱介質通過凸槽進行流動。相鄰的板片間隔很小,因此介質在板片之間流速較高,可以提供較高的換熱效率。
具體地,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板式換熱器的板片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該板片包括兩個換熱面,分別為第一換熱面2′1和第二換熱面,定義朝向外側的一面(亦即所能看到的一面)為第一換熱面2′1,朝向內側的一面(亦即所不能看到的一面)為第二換熱面;如圖1所示,板片的四個角上依次設有四個角孔,該四個角孔中,在第一換熱面上,左邊兩個為隔離角孔1′1,右邊兩個角孔中,一個為進口角孔1′2,一個為出口角孔1′3;該兩個隔離角孔1′1的周圍可以設有密封部件,以便該密封部件能夠與相鄰的板片形成密封。此外,如圖1所示,在第一換熱面上,還設有V型凸起形成的分流元件,顯然,該V型凸起在第二換熱面上形成V型槽3′。
板式換熱器包括多個上述板片,該多個板片排列設置,并且相鄰的板片反向設置,亦即使得第n板片上第一換熱面2′1的兩個隔離角孔1′1的周圍的密封部件分別與第n+1板片上的第二換熱面上的進口角孔1′2和出口角孔1′3的周圍部分密封連接,同時第n板片上第一換熱面2′1的進口角孔1′2與出口角孔1′3與第n+1板片上的第二換熱面上隔離角孔1′1之間具有間隙,以便冷媒可由第一換熱面2′1上的進口角孔1′2進入,最后進入第一換熱面2′1上的出口角孔1′3中。亦即,如圖1所示,冷媒由上端的進口角孔1′2進入,沿著板片的長度方向向下流,再由下端的出口角孔1′3流出。
然而,上述現有技術中板式換熱器的板片存在有如下缺陷:
相鄰板片之間冷媒的流路為沿著板片的長度方向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整體的流路長度較短,并且流通寬度為板片的整個寬度,因而在流體的流量較小的前提下,相鄰板片之間冷媒的流速較低,從而導致換熱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板式換熱器的板片,該板片的結構設計能夠在板片整體尺寸不變的前提下延長冷媒的流路長度,并縮短冷媒的流路寬度,從而能夠提高冷媒的流速,進而提高換熱效率。此外,本發明還提供若干種包括上述板片的板式換熱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板式換熱器的板片,該板片的四個角上依次設有四個角孔;上述四個角孔中,其中二者為隔離角孔,該兩個隔離角孔的周圍在板片的第一換熱面上形成有與相鄰板片密封的密封部件,另外二者中一個為進口角孔,另一個出口角孔;所述第一換熱面上還設有多個分流元件;
兩個所述隔離角孔均位于所述板片的長度方向上的第一端,對應地,所述進口角孔和所述出口角孔均位于所述板片的長度方向上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換熱面上還設有將其分隔為第一流通區域和第二流通區域的隔離凸起,所述進口角孔位于所述第一流通區域內,所述出口角孔位于所述第二流通區域內;所述隔離凸起由所述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端延伸,并在該第一端,所述第一換熱面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流通區域和所述第二流通區域的連通通道。
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換熱面上所述分流元件為V型槽,該V型槽同時在板片另一側的第二換熱面上形成V型凸起;所述第一流通區域的V型槽和所述第二流通區域的V型槽的方向相反,所述V型槽的沖壓深度與相鄰V型槽的間距的比值的范圍為0.03~1。
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換熱面上所述分流元件為點狀凸起,該點狀凸起同時在板片另一側的第二換熱面上形成點狀凹槽。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換熱面上所述分流元件為間隔排列的點狀凸起和點狀凹槽,該點狀凸起和點狀凹槽同時在板片另一側的第二換熱面上形成點狀凹槽和點狀凸起。
優選地,所述點狀凸起的頂部和所述點狀凹槽的底部均設有便于焊接的平面部。
優選地,在所述第一換熱面上所述分流元件為塊狀分布并間隔排列的斜凸起和斜凹槽,該斜凸起和斜凹槽同時在板片另一側的第二換熱面上形成塊狀分布并間隔排列的斜凹槽和斜凸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501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