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黃的加工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149216.5 | 申請日: | 2012-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6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謝三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謝三立 |
| 主分類號: | A23L1/09 | 分類號: | A23L1/0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77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黃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黃保健食品的加工方法。
技術背景:
中藥地黃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跟塊為傳統中藥之一,最早出典于《神農本草經》。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需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陰虛,宜用熟地黃;女子多血熱,宜用生地黃。尤其是熟地,藥用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利耳目、黑須發、通血脈,確系祛病延年之佳品。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但地黃性微苦未經加工不宜直接食用,以前的加工方法多采用含強堿、硫化物、礬等化學元素,且多經過高溫加工,經過高溫后鮮地黃所含的生物堿等有效成分都會衰減影響了地黃的保健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傳統地黃加工方法的基礎上利用現代工藝不添加任何化學元素,又能完成保留鮮地黃的營養成分,并且還能通過添加蜂蜜使其兼具熟地黃的溫補性和蜂蜜的涼性
本發明是鮮地黃經清洗、去皮去須后切成薄片或者條狀,然后在5%的食鹽水中浸泡24小時,然后放入濃度60%--85%的木糖醇和0.2%檸檬酸的溶液中先大火加熱水開然后再小火慢煮45-80分鐘,撈出瀝干放入烤箱溫度在50-80度之間烘烤12-16個小時。拿出放置常溫然后跟蜂蜜攪拌均勻然后自然晾干后經過紫外線照射殺菌后即可封裝。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按如下實施例制作。以地黃為原料,其中鮮地黃100份;木糖醇60份;食鹽5份;檸檬酸0.2份;蜂蜜20份。
1、選料
選擇塊根粗壯,形態比較整齊,無腐爛變質和受凍害的鮮地黃作為原料。等級以外的較細地黃,只要不是過細的,亦可使用,但需要和粗大的原料分開加工。
2、清洗
因地黃表面不平整,泥沙不易洗凈,故需要用洗滌機洗滌。如人工洗滌時要認真刷洗,除凈泥沙。
3、去皮、切塊
將清洗過的原料瀝干水分,進行去皮。去皮方法有很多,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去皮后經修整,挖去生長點,刮去殘皮和剔除不宜加工的部分。
切塊時,可切成薄片或者切成三角形條狀塊狀等,但注意不可使片、條過厚。
4、浸泡
切好的原料用濃度為5%的食鹽水淹沒起來,浸泡24小時。
5、糖制
糖制時采用木糖醇。濃度配比控制在60%--85%之間,放入0.2%的檸檬酸以增加口感,先大火加熱水開然后再小火慢煮45-80分鐘(可視情況而定)。
6、烘烤
糖制好的地黃撈出,瀝凈糖液,均勻地擺入烘盤中,送入烘房,迅速升溫至60℃左右,6小時后,升溫至70℃左右,烘烤結束前6~12小時再降溫至50℃,當烘烤至產品含水量在18%~20%,用手摸產品表面不粘手時即可出烤房。一般烘烤12----16小時(可視情況而定)。
7、蜜制、修整、殺菌、包裝
出烤房的地黃應放于25℃左右的室內回軟24~36小時,然后進行檢驗和整修,去掉脯塊上的雜質、斑點及碎渣,剔除煮爛的、干癟的和嚴重褐變的等不合格產品另作處理。然后用蜂蜜攪拌均勻然后自然晾干后經過紫外線照射殺菌后的合格品用無毒玻璃紙包好后裝箱入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謝三立,未經謝三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92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潔凈劑
- 下一篇:混制型砂性狀計測裝置中的砂提取方法及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