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備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149107.3 | 申請日: | 2012-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012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金鐘圣 | 申請(專利權)人: | 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7/102 | 分類號: | H02K7/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鄭青松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備 輪轂 電機 系統 制動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備輪轂電機(in-wheel?motor)系統的鼓式制動器,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與盤式制動器有著同等制動性能的,具備便于安裝的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
背景技術
輪轂電機技術通常應用于以電力作為動力源的汽車,與汽油或柴油汽車的發動機發出的動力經變速器、傳動軸傳遞給驅動車輪不同,是靠車輪內裝的電動機直接向車輪傳遞動力的技術。
圖1為基于以往的一實施例的裝備輪轂電機的盤式制動器示意圖。
使用輪轂電機4可使汽車傳動系的布局更趨緊湊,便于盡量減輕車重,提升設計自由度,便于通過車身骨架最優化提升碰撞安全性能,通過最優化的質量分配在提升運動性能的同時拓展車內空間。
其優點還有減少內燃機排放的污染物和大幅改善發動機和傳動系的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性能。
該技術還有望給汽車的設計方式和裝配線帶來巨變,輪轂電機系統作為電動汽車的傳動系統,有著拓展車內空間和不需為車輛新增機械傳動系也可輕松實現四輪驅動的優點,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節省研發成本的利器。
鼓式制動器的制動效能因數高,產生的制動力也大,但制動性能不穩定,特別是制動力會隨摩擦系數的變化而大幅變化,因此被認為不適合防抱死制動和電子穩定控制,也不適合用作電力驅動車輛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的再生制動裝置。
與此相反,盤式制動器1則因制動盤100裸露在空氣中,散熱性能良好,即使反復使用,制動力也不會下降,受摩擦系數變化的影響較小,制動力表現穩定。而且構造簡單,有著便于維修檢查的優點,如更換制動鉗110內的摩擦塊。因此,近來還出現了盤式制動器比鼓式制動器更受歡迎的趨勢。
在性能比鼓式制動器更優良的盤式制動器1上安裝輪轂電機4系統無疑是理想選擇。
但如圖1所示,在將輪轂電機系統應用于盤式制動器1時,因與制動鉗之間存在干擾,不得不朝著增加車輪3尺寸或使輪轂電機4的直徑變小、長度變長的方向變更設計,如果按照后者的方式變更設計,那么輪轂電機4將凸出到車輪3外,而無法安裝于車輪內。
因此,當前亟需兼具鼓式制動器優良的可安裝性和盤式制動器穩定的制動性能的制動器。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備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該鼓式制動器可以形成支持活塞轉動力矩的摩擦材料引導部以消除自行增力效應,從而和盤式制動器一樣擁有穩定的制動性能。
本發明的目的不僅限于上述目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閱讀如下說明,清楚地理解前面沒有提及的其他目的。
技術方案
為達成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的鼓式制動器由具備內圈的制動鼓、和設置于制動鼓內側的、具備容納輪轂電機系統所需內部空間的安裝構件組成。
該安裝構件包括通過壓靠制動盤內圈產生制動力的多個摩擦材料引導部,該摩擦材料引導部朝制動鼓內圈方向的表面有凹槽,具備通過油壓傳動活塞的汽缸被插入并固定到該凹槽中。
所述摩擦材料引導部還可包括在所述活塞作用下壓靠所述制動鼓內圈產生制動力的摩擦構件。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安裝布局比盤式制動器更優的鼓式制動器,得以保持輪轂電機系統的可安裝性,并在被施加油壓的活塞推動摩擦材料壓靠制動鼓時,形成摩擦材料引導部支持活塞的轉動力矩,以消除鼓式制動器固有的自增力效應,從而像盤式制動器一樣實現穩定的制動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為基于以往的一實施例的具備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具備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具備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斜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具備輪轂電機系統的鼓式制動器主視圖。
圖5是圖4中A區域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盤式制動器????????100:制動盤
110:制動鉗??????????2:鼓式制動器
210:制動鼓??????????211:內圈
220:安裝構件????????221:摩擦材料引導部
222:汽缸????????????2221:摩擦構件
223:油壓管路????????3:車輪
4:輪轂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未經現代摩比斯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1491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小區間干擾協調方法及基站
- 下一篇:多媒體能力協商方法及裝置





